中国网西安5月9日电 今年以来,旬邑县把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 “第一民生工程”,把扶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对象,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激发精准扶贫活力,谱写了“精准扶贫”新篇章。
更新扶贫理念,变“一场运动”为“进行到底”,目标“对点”更“对面”。该县召开了5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印发了《旬邑县脱贫攻坚“大排查、大走访、大清洗”工作行动方案》和《全县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实施细则》,提出“县级统筹、镇办落实、规划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大排查、大走访、大清洗”工作千人动员会和培训会,围绕“三讲话一通报”,组织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学习了中、省、市领导近期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讲话精神,迅速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脱贫攻坚大局中来,对精准识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长效体系,打破多年“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依托三大产业园区,不断培育壮大新兴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乡村游、养生游,带动“农家乐”等相关产业,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实行县级领导亲自包抓贫困村,亲自参加镇(办)工作安排部署会,亲自指导开展工作,并实行书记、县长、副书记不定期暗访制度,截止目前,全县县处级领导深入基层暗访、指导工作53多次,解决实际问题67多件,辐射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谋群众脱贫之策,奔小康之路,齐心协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啃下“硬骨头”,书写新辉煌。
整合扶贫资源,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会战”,干部“包村”更“包户”。打响扶贫攻坚战,旬邑各级干部全员皆兵,奏响了“精准扶贫”的最强音。该县建立扶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扶贫工作职责,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一对一”帮到“点子上”,扶到“深根上”,彻底甩掉“穷帽子”。扎实推进党员干部扶贫,实行县级干部帮1镇2村、科级干部帮1村2户、党员干部帮1户2人的“312”工程。截至目前,3025人次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贫困户都有1个帮扶直接责任人。同时选派党委干部到难村、政府干部到弱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技能干部到产业村、离退休干部回本村的“六类”干部到“六类”村扶贫,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一季度,该县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53万元切块到镇办下发到村用于群众产业发展, 2880万元注入96个互助资金协会使产业扶贫成为贫困群众的一颗“摇钱树”,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将资金注入企业, 让“分红返本”的模式迅速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积极开辟劳务合作基地,认定福建、浙江、江苏3省26家企业和省内11家企业为劳务输出基地,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2540人;为全县115个贫困村聘用121名贫困人口作为环卫工人,发放岗位补贴21.78万元。向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最低保障金1400.8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82.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48.745万元。
转变扶贫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细水滴灌”,施策“对人”更“对症”。该县结合县域县情,科学研判,提出的“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要求,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做到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该县按照“户申请、组评议、镇审核、县定审”的程序,充分发挥扶贫包村干部的作用,由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会同镇、村,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采取“六看识别法”,真正把最困难、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找出来。即:一看住的啥,二看吃的啥,三看劳动力怎么样,四看发展后劲强不强,五看家里有没有大学郎,六看身体状况是啥样。同时根据不同贫困类型,不断调整完善扶贫思路,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深入分析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人制宜,因户施法,做到规划到户、帮扶到户、考核到户,一户一户解决问题,真正变“概略瞄准”为“精确瞄准”、变“漫灌”为“滴灌”。 深化扶贫路径,变“常规输血”为“自主造血”,效果“帮扶”更“帮富”。
该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帮助农民群众从资金上“脱贫”,更要从思想上、技能上、可持续发展上真正“脱贫”。全县帮扶干部坚持发放一张脱贫明白卡、开展一场惠民政策宣讲、制订一个帮扶计划、建立一个帮扶台账、实施好一批帮扶项目,带着“时间表”、“任务单”、“责任状”,下基层、送资金、送项目,使扶志气、扶技术、扶资金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实际困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在贫困户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打响了以贫困户 “四变”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产业培育攻坚战,使农民变果农、变菜农、变林农、变市民。至目前,全县115名第一书记,根据各村实际,已制定115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驻村工作队形成2292份贫困户脱贫计划,协调争取862万元,为贫困户解决实事1023件。(秦选红 通讯员田向阳 于俊虎)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