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恰其村,村民热孜瓦乃木·阿巴斯老奶奶特别高兴。一大早,她就迫不及待地赶到儿子塔力甫·吐尔逊家里,看望5个多月没见面的两个孙女。见了孙女面,又是亲又是抱,乐得合不拢嘴。
29岁的塔力甫·吐尔逊是村里的伊玛目(主持宗教仪式的人),与24岁的妻子努木乃一直闹别扭。丈夫说妻子不会干活,妻子说丈夫成天在外不着家。去年10月的一个星期五是努木乃回娘家的日子,但直到天黑,塔力甫依旧不见踪影。好不容易塔力甫回来了,小两口临出门又因为琐事大吵起来,互不相让。一气之下,努木乃带着两个闺女独自回了娘家。那时大女儿3岁,小女儿还不到1岁。
今年2月初,提前驻村交接工作的自治区文化厅驻村工作队队员走访宗教人士时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塔力甫告诉工作队,妻子、女儿离家已经3个多月了。农村因这种家庭琐事而离婚的情况时有发生,塔力甫父母无意间也流露出这个念头。文化厅驻恰其村工作队立即开展劝解工作,安排村妇女主任与女方取得联系并做工作,争取尽早将努木乃接回来,以挽救这场婚姻。文化厅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唐建军一直牵挂此事,在两次开展民俗活动时遇到塔力甫都询问事情的进展。可塔力甫总是支支吾吾、躲躲闪闪。
3月6日星期一是升国旗的日子,唐建军向恰其村全体村民介绍完驻村工作情况后进行了宣讲,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倡导家庭和睦、维护婚姻稳固。宣讲从《婚姻法》入手,辅以《古兰经》中关于尊重妇女、维护婚姻的内容,村里男男女女听得津津有味,齐声称赞。
家在玉斯屯克托格拉吾斯塘村的努木乃父亲听说这次宣讲后,3月13日带着女儿找到恰其村工作队,队员穆妮热·吐尔逊热情接待了他。老人很朴实,但依然袒护女儿,数落女婿的不是,即便进了恰其村也不肯把女儿送回丈夫家中。
听说岳父来到工作队,塔力甫也来了。3月15日下午,双方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任穆妮热说破天,他还是盯着妻子的小缺点不放,不肯丢开一个伊玛目的面子。
晚饭时间到了,唐建军请他们吃了工作队的晚餐面片子。吃完饭,唐建军从塔力甫的家庭角色说到他的宗教信仰,以贴近实际的视角、机智幽默的语言打开了塔力甫的心扉。听到唐建军一席话,塔力甫竖起大拇指对唐建军说:“你是大毛拉(德高望重的人)!”
怕这对年轻人反复,驻村工作队队长蔡晓荣趁热打铁,派队员穆妮热、木合布力以及驻村管寺干部艾尔肯老师连夜带着塔力甫去见岳父。塔力甫于当天后半夜把妻女接回了家,一面濒临破裂的“镜子”得以重圆。
3月16日一大早,驻村工作队带着礼物去看望这对和好如初的小夫妻,不善言辞的努木乃切起了羊肉,要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盛情招待队员们。考虑到还要忙着走访其他家庭,队员们婉言谢绝了。
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及其工作方法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赞誉。唐建军说,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婚育新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工作队今后驻村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驻村工作队供稿)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