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场大雨,给整个长安带来了丝丝凉爽。一大早,王莽街道土门峪村驻村第一书记索伟舵和驻村工作队同志,开始逐户走访提醒村民做好防汛。
这些只是驻村干部,帮扶过程中一件再不能平常的事。村党支部书记马买道感触地说:“自从咱驻村工作队和索书记进村后,我们脱贫致富信心更足了”。
事例一
王莽街道土门峪村地处秦岭山脚下,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多以鲜桃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鲜桃种植面积约1000亩。
今年5月份鲜桃即将成熟,长安区基建公司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索伟舵进村后,从实际出发,着手商量该村鲜桃销售和产业扶贫问题。工作队采取互联网+鲜桃销售模式,“艺空联盟”首期众筹鲜桃销售资金2500元,并投资2.75万元制作5000套鲜桃包装盒分发至群众手中。同时联系中天西北公司、陕建八建等二十家企业负责人走进土门峪村,来到农家桃园,共同商讨“公司+农户”扶贫计划,认购鲜桃6000余盒,销售额达20万元。
看着地里的鲜桃都卖了出去,还卖上了高价,村党支部书记马买道很激动:“政府牵线搭桥,‘唱红’了我们村的鲜桃!”
事例二
贫困户郭三姓小儿子郭超不慎跌倒摔伤,致使6根肋骨骨折,伤势较重。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工作队长刘沛民和第一书记索伟舵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120急救车,一起将孩子送往西安航天总医院救治。
近20天的住院治疗过程中,刘沛民和索伟舵每天都要抽空去,探望、鼓励,使郭三姓几近崩溃的心理得到平复。郭超住院治疗花费了4万元,经多方协调,通过健康扶贫、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最终只花了1000余元。出院回家后,刘培民和索伟舵又买来补品看望,郭三姓握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再不是咱工作队对和索书记,俺们家真不知道咋弄呀,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早日脱贫,回报大家”。
事例三
土门峪对于第一书记索伟舵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曾经在王莽街办工作了2年多时间,而且第一轮扶贫工作就担任土门村第一书记。家家户户的情况,他了如指掌。而村民眼中,这个“索书记”也早已成了土门峪的人了。
今年,按照脱贫攻坚的新要求,索伟舵和驻村工作队、王莽街办一起早早就绘制好了民情地图,制作精准帮扶作战图,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的“量身”定制帮扶措施。王三虎家在“扶志”的基础上,解决了3个孙子的户口问题,并在区长王强的帮扶下做起了母猪养殖,脱贫就在眼前。
王万乾老两口无儿无女,一手拉大的孙女正在上高二,学习成绩很好。刘沛民和索伟舵得知后,立即联系爱心企业,在区慈善会设立10万元专项捐资基金,这让王万乾一下有了希望和信心。
索伟舵从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入手,精心组织每月5日、20日党员主题日活动,制作了党员学习提醒卡,建立了约谈制度,执行积分管理制度,为党员民主评议提供依据,逐步实现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增强村两委会班子活力,以党建促脱贫。
7月30日,索伟舵在土门峪村又忙了一天。傍晚的村委会大院里凉风习习,大院的灯依然亮着,索伟舵与村干部商量起了下月5日的党员主题日活动。(陈坚 通讯员袁栋 陶莉)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