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1日讯 近日,长安区法院法官坚持“调”为首的矛盾化解理念,圆满解决了辖区于、隗两家间因几块生姜引发的刑事、民事共四起诉讼案件。
据了解,于、隗两家同在航天基地辖区某菜市场摆摊卖菜。由于摊位相对而处,一位顾客来到于小龙家摊位前想买生姜,但于小龙当日未进生姜。这时,隗豫在便说自己摊位上有生姜出售,顾客随后转身来到隗豫摊位,顾客离开后,两人因此产生争执,继而升级为辱骂。在被劝开后不久,两家人又因言语摩擦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引发十余人参与的打架事件。
于小龙在群体事件中经鉴定构成轻伤,隗豫因伤害罪被法院依法判刑,并承担对于小龙的经济赔偿。由于隗豫及家人在打架中亦有受伤,其刑满后便向长安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于小龙及其家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于小龙家人认为其被隗豫家人致伤,也提起了民事诉讼。于是,因抢生意卖生姜引发的打架事件继而导致了一起刑事案件、三起民事案件的连环诉讼。
在民事案件审理中,长安法院航天法庭徐峰章法官建议原、被告代理人能从情理出发,充分考虑原、被告在市场经营中以和为贵的价值导向,不应将恩怨再向下延伸。入情入理的释法析理使双方代理人均被法官打动,分头做起了原、被告的工作。在原、被告仍存疑虑的情况下,法官主动传唤两人及家人到庭,从法理上分析了各自请求的合理性,从情理上阐述了远亲不如近邻,冤家易解不易结以及和气生财等朴素观点,隗豫首先表示接受法官的调解方案,于小龙也在反复思考后同意了调解。
经过互谅到让,于小龙认可了其民事诉讼被驳回的结果,对于隗豫及其家人的两件民事诉讼,于小龙愿意支付5000元钱予以赔偿,并于4月5日来到法庭进行了履行。
法官说法:相邻、同事、同学、亲戚、朋友之间的矛盾和诉讼,背后往往承载着诸多情感因素,善于在情与法之间寻找到平衡,使双方打开心结,矛盾得以从根本上化解,调解不失为最佳选择。(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刘裴裴)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