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4月6日电 近日,陕西省政府发布《陕西省水污染防治2017年度工作方案》,以工业污染防治和城乡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科技支撑,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河长制,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补偿机制,确保全省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方案》提出,2017年,汉江、丹江、嘉陵江等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渭河、延河、无定河等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40.6%,劣V类断面比例小于9.38%。各市(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省地下水水质极差比例控制在16.3%以内。瀛湖、千湖、石泉水库水质达到Ⅱ类,黑河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渼陂湖、红碱淖和卤阳湖水质不低于现状。仕望河昝家山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延河朱家沟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Ⅳ类,窟野河温家川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清涧河王家河断面水质提升至Ⅲ类,黄河龙门断面水质提升至Ⅳ类。其他断面水质不低于2016年水平。消除榆林市榆阳河8.4公里的黑臭水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陕西省将向社会公开已取缔的“10+3”企业清单,杜绝不符合产业政策且已关闭的工业企业死灰复燃;整治城市黑臭水体,西安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榆林市消除榆阳河8.4公里的黑臭水体;制订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实行“以奖促治”政策,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小型河流河道清淤疏浚、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和改水改厕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开展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加强饮用水净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等环保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制订完成并向社会公开35个水污染防治专项方案和15个优先控制单元水体达标方案;积极推行河长制,夯实主体责任;在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干流、陕南、陕北重点支流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黄瑞娇 宋欢)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