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日电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块试验田。陕西是联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陕西等7省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119.95平方公里,涵盖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杨凌示范区片区3个片区均沿新亚欧大陆桥设立,自东向西呈串珠式分布,每个片区都是完整区块,拥有闭合的边界,符合国家要求,体现了相对完整、便于管理的原则。据悉,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把我国最具时代特征的开放战略与区域战略联系起来,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119.95平方公里,涵盖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杨凌示范区片区3个片区均沿新亚欧大陆桥设立,自东向西呈串珠式分布,每个片区都是完整区块,拥有闭合的边界,符合国家要求,体现了相对完整、便于管理的原则。据悉,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把我国最具时代特征的开放战略与区域战略联系起来,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在市场准入制度方面,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整合区内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推行“多证合一、多项联办”的审批模式。实行“一厅办结”的工作模式和“多证合一、多项联办”的综合审批(备案)流程。依托联办平台,实现各联办部门业务数据信息实时传递、同步办理,3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设立所需的全部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实现走进“一个大厅”,填写“一份表格”,递交“一套材料”,领取“一份执照”,办结相关登记备案事项即可营业;申请“一口受理”、事项“一窗通办”、业务“一网流转”、数据“互联共享”四大功能。在陕西设立自贸试验区将有利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田中智说:“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