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保洁员许爱玲寝食难安,正上初中的儿子突然查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自己微薄的收入与巨额的治疗费用的巨大差额令其深感无力。尽管其所在的小区的业主、业委会、物业纷纷慷慨解囊,但距离救命费用仍天差地别,她不知道该怎么救孩子。
15岁初三男生突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许爱玲是商洛市商州区人,43岁,是科技二路中天花园小区的一名保洁员。多年前,因为感情不和,许爱玲和丈夫离了婚,凭着自己微薄的收入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不曾让一个辍学。目前,大女儿已就业,二女儿还在上学,小儿子文文仅有15岁,上初中三年级。
2017年2月7日,许爱玲家的平静生活被打破。
“文文的腿上突然出了很多紫块,牙龈也出血了。”许爱玲介绍,她急忙把孩子带到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最初诊断为紫癜,在进一步的检测化验诊断后,最终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医生说这病比白血病还厉害,稍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
目前,文文已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住了一个多月,每天都要做一些抗感染、防出血为主的昂贵治疗,身体虚弱。许爱玲还要上班,为了照顾文文,她让大女儿和小女儿轮番请假照顾弟弟。
药疗方案被迫中止,仅剩骨髓移植一条路
14日上午,文文躺在病床上,虚弱异常,几乎难以与人交流。
“确诊后,我们采取了ATG治疗方案,即使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但过程中出现严重过敏,继续治疗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被迫停下了。”主治医生郭大夫介绍,文文的病情相当严重,脊髓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出血、感染都时有发生,目前的治疗时抗过敏,抗感染,防治出血,期望配型成功后进行骨髓移植。
郭大夫表示,ATG方案本有望有效治疗,但文文却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该方案只得放弃,目前剩下的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这孩子的病还是很有希望。”郭大夫说,这种病的治疗费用都很昂贵,好在文文还有两个姐姐等亲属,骨髓配型很有希望,“但骨髓移植更需要费用,而且也需要经历排异过程,凶险程度要超过白血病。”
[责任编辑 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