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王融 刘波 温玉周 武建军)进入3月中旬,陕北高原气温渐渐回升,在榆林神木红碱淖湿地,冰雪开始消融,数百只北归的白天鹅陆续落脚栖息,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在刚刚融化的湿地边上,落脚栖息的白天鹅有的休息,有的嬉戏,时而觅食,时而高歌,有的还不忘展示飞行的本领,三五成群在高空中飞舞。
榆林神木西葫芦素村村民乔刚玉:“前面的水池里有(白天鹅)200来只,再过十几天,天气逐渐暖和的时候,就越来越多。”
红碱淖湿地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通道,每年进入冬季,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在此栖息,其中包括白天鹅、大雁、黄嘴扁鸭、遗鸥等珍稀鸟类,在短暂停留后继续南迁越冬。来年春天,候鸟又会北归,再次在这里栖息停留。
近年来,由于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以及河道治理等工程,红碱淖湿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湖边野生植物生长茂盛,伴生了丰富的水生物,为水禽栖息提供了良好环境,每年春秋两季在此栖息的鸟类达95种、5万多只。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