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杰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同时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牌子,竖起了电子信息等五大主题产业大旗,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连续多年稳居中山市经济龙头地位。与此同时,大手笔开展城市建设与园区策划经营,完成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到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现代化海滨新城的转变。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也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了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工业发展道路,火炬开发区配合中山“文化强市”“旅游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文化融合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业态培育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文化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新区典范。
根据“百年老字号”咀香园公司的经营特点和优势,火炬开发区把中山特产咀香园杏仁饼的食品文化和企业文化与“伟人故里、名城中山”的历史底蕴相结合,再融入传统生产工艺和旅游观光,催生了“工业+文化+旅游”新业态。因其文化性、知识性、可参与性、现场性等特点备受游客青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咀香园生产基地获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牌匾,成为广东省首个工业文化旅游项目。
拍照留念,亲手制饼,这样的场面几乎每天都会在咀香园中出现。咀香园健康食品(中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延杰说,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以后,咀香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游客接待量猛增,大约拉动了公司销售10%的增长。“游客能深入工厂内部感受我们的企业文化,亲自体验生产过程,还能低价购买到工业产品,实现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张延杰说。
到咀香园,了解一块杏仁饼的前世今生;到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参观晒足180天的沿江大晒场……近年来,中山火炬区的工业文化旅游风生水起,各大工业旅游景点受到游客追捧。工业文化旅游正让中山的“老字号”、名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
“‘工业+文化+旅游’,就是用文化在工业与旅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改善消费者的体验,也是延长企业产业链,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动力的重要力量。”火炬开发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李慧介绍,作为中山较早开发的工业文化旅游景点,“咀香园模式”正由摸索走向成熟。
2015年1月,由百年老字号企业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在火炬开发区开业,进一步推动中山市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成为中山新的经济增长点。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以实现社会价值为主旨,定位于半公益性质,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酱油文化,传播和普及千年南派酱油酿造工艺,传递健康饮食及食品安全正能量,是一个集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科教宣传、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休闲体验馆。
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企业基于对自身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考虑,也是企业与政府合作探索出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文化与技艺相融、历史与科学并重的工业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子。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考虑到酱油作为餐饮佐料,难以对大众群体特别是中小学生、青年群体等产生吸引力,因此博物馆设有4D影院,还原古代酿酱油场景、黄豆生长历程及与酱油相关典故;开发了酱油DIY、美食烹饪DIY、知识人机问答等互动项目,注重多感设计,增加互动体验。未来,火炬开发区将实施文化旅游项目提升工程,以咀香园博物馆和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为核心,对咀香园厂区和厨邦酱油厂区环境进行文化主题包装,围绕咀香园和厨邦酱油历史,通过景观雕塑、涂鸦墙等方式,将厂区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为岭南园林,打造为公园式厂区,并将博物馆与工业文化旅游观光游览线整合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动工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成为中山工业产业创新的增长极和工业文化旅游先行示范区。
“工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火炬特色,它使原本脆弱的传统企业因文化而获得竞争力,因旅游而获得发展的制高点。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是火炬开发区的核心驱动力。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表示,“火炬区是姓’科’的”,文化与经济一样,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火炬开发区以健康休闲产业和创新创意产业为主攻点,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全面发力,形成产业聚集,从整体格局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借力中山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火炬开发区管委会推动德宝怡高·创意创业文化街乘势而上。作为火炬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创意创业文化街将建成集影视制作、教育培训、文化艺术、创意体验等特色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德宝怡高·创意创业文化街现已获评为“中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已有东映影视、大疆创新、湖南微力量艺术教育传媒、乐活·空间等9家文化企业入驻。
“项目以灵感智慧带动区域发展,形成优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德宝怡高·创意创业文化街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后期发展中,还将利用临近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山市实验中学的区位优势,多元化地对接学校资源,提供各类培训、创业孵化等服务。
李慧表示,建成文化底蕴深厚、国际化程度高的崭新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有利于推动中山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据统计,火炬开发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0多家,初步形成了包装印刷、健康养生、创意设计、会展演艺、数字音像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成了“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基地”等知名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了咀香园、美捷时、爱茵堡、火炬歌舞团、数字领海等文化龙头企业,火炬智慧健康小镇、德宝·怡高创意创业文化街、火炬大数据产业园、富逸智慧生活创新集聚区、火炬区创新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尤其是纳入中山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火炬智慧健康小镇总规划面积2.92平方公里,围绕“一带四区”进行功能定位,“一带”即生态文化观光带,“四区”即健康医药支柱区、科教创新引领区、智慧健康示范区、康复养生体验区,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2017年,重点以生态文化观光带为主线,建设滨江湿地公园,打造以厨邦酱油、咀香园、游艇码头、医药文化博物馆、道地药材科普园、中药养生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以欧洲风情休闲街为主题的生态文化观光带,将智慧健康小镇建成“产、城、人、文、科”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宜创、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推动火炬开发区从“工业区”走向“文化休闲区”,从“工业重区”走向“幸福强区”。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