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4月12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近日,“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讲座走进首都师范大学,入围项目云南通海兴义遗址和入选项目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的相关负责人与师生分享了遗址的发掘情况。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忠华从考古发现、多学科应用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云南通海兴义遗址。该遗址发现了海东类型遗存、兴义类型遗存、滇文化遗存相叠压的地层序列,构建了滇中杞麓湖区域距今4000年至2000年的考古文化序列。遗址发掘的大量房址、道路、墓葬等遗迹,结合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手段,揭示了高原湖泊型贝丘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当时人类的生存适应策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介绍了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发掘的目的、经过和意义,并对发掘的几个重点区域的地层和出土遗物进行了阐释。该遗址发掘成果重大,对于研究雍城历史文化和秦汉时期国家祭祀礼仪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等嘉宾对遗址发掘的成果、意义等进行了点评,参加讲座的师生也结合遗址发掘情况进行了现场提问。
据悉,本次讲座为“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的首场讲座,相关项目会陆续在全国高校、博物馆等进行巡讲。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