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区图书馆:总馆、分馆、服务点实现连锁式和标准化
2017-04-17 09:53:2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日前,广东广州市黄埔区2017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通讯员 刘锐霞

日前,广东广州市黄埔区2017年“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正式启动。今年,黄埔区以“阅读,让花城更美好”为主题,将举办十多项全民阅读活动,让市民沐浴在阅读春风里,陶醉于琅琅读书声之中。

近年来,黄埔区努力构建高效能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动阅读服务效能和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实现了馆藏量、图书外借量、读者接待量3个指标超百万的目标。日前,受广东省文化厅委托,广州市文广新局组织专家对黄埔区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进行考察验收,并对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提升硬件,改善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黄埔区图书馆在馆舍条件和藏书量等基础性指标上都达到了一定水平,馆藏总量达110万册(件),人均藏书册数1.24册,位居广州市区级图书馆前列。虽然是区级图书馆,但黄埔区图书馆已是国家一级馆,拥有香雪馆、大沙馆和西区馆3个馆区,总面积3.27万平方米。尤其是位于开萝大道的黄埔区图书馆香雪馆,造型犹如层层书本叠加垒砌,极富现代感,成为黄埔区乃至广州市的文化地标。

不过,良好硬件设施的背后,也深藏着近年来黄埔区图书馆事业的隐忧。黄埔区文广新局局长孙恺敏说,从多年来的运行情况看,黄埔区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水平还不尽如人意,资源效能、统筹效能、运营效能仍有待提高。无论是区级馆还是基层图书站点,馆舍利用率、图书借出率、实际阅读率、读者交流率等反映阅读服务效能的核心指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前几年,虽然各街(镇)图书馆(室)相对独立,但馆舍空间、图书资料、人才队伍等资源却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调剂、互补、共享,各街(镇)、社区的馆(室)及流动服务点也存在空转现象,服务人员不到位。

可持续性不强,是黄埔区图书馆事业面临的另一问题。近年来,该区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未能有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社会力量对图书馆事业的热情不高,共建、共管、共享的局面尚未完全打开。

针对上述问题,2016年,黄埔区把建设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馆服务体系列入改革工作要点,以建立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为核心,努力构建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合意化的高效能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公共阅读实现3个超百万

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进工作开展一年来,黄埔区着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推动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系统化地构建起“总馆+分馆+服务点”的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打通了各馆及服务点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这个网络布局中,香雪馆为黄埔区图书馆总馆;由原黄埔区图书馆和原萝岗区图书馆改造成的两个直属专题分馆、15个街(镇)原有的图书室升级改造成的街(镇)加盟分馆以及在较大规模的企业、部队、学校、社区、商业区、产业园区等建设的社会加盟分馆,构成了立体多样的图书馆分馆格局。另外,全区还设置了127个图书服务点。

连锁式、标准化,是如今黄埔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形态特征。无论是总馆还是各分馆及服务点,都拥有统一的外部形象,服务的基本内容、方式、质量实现了标准化,之前各馆、各服务点之间各自为阵、杂乱无章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

通过法人治理机制、现代物流配送技术、购买服务和发展志愿者等方式,黄埔区建设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机制,实现了各馆及服务点之间资源和信息的流通。图书馆还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建设了“文化黄埔云平台”、黄埔区阅读APP等,聚合各种文化资源和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服务。

如今,黄埔区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框架已搭建完成,公共阅读成效显著,2016年实现了“3个超百万”的突破:馆藏量达118.9万册(件),同比增长17.7%;图书外借量达109.5万册(件),同比增长147%;读者接待量达1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另外,2016年,黄埔区图书馆开展各类读书活动395场次、举办公益讲座29场、开展各类展览20场,日均举办活动达1.1场次,惠及群众10.4万人次。

“总分馆制的建设不仅让群众在公共阅读服务方面体会到了更多‘获得感’,也让图书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与支持。”黄埔区图书馆馆长孔玉华说。

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分馆

在广州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有一个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图书馆,装修风格雅致、动静分区科学,是集图书借阅、休闲、商务洽谈、企业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的园区服务综合体。它就是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

与一般图书馆不同的是,华新园分馆是黄埔区文化部门与园区合作的产物。华南新材料创新园是华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新材料专业孵化园,聚集了1.1万多名创业人才。黄埔区文化部门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到企业园区的综合服务平台,与园区合作建起华新园分馆。该馆主要由园区投入资金建设,在业务上接受黄埔区图书馆的指导,日常运作采用“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市场参与”的新模式。

华新园分馆的运作模式整合了公共图书馆和园区公共服务的资源及功能,使阅读服务更贴近公众需要,使园区服务更具文化气息,使创新创业人员获得更多滋养。华新园分馆自2016年11月开放以来,接待读者25520人次,书刊借阅量7209册次,新增读者证744个,举办活动37次,为企业提供新四板挂牌服务、知识产权贯标服务等140余次,受到了企业员工的欢迎和好评。

黄埔区产业园区多、企业数量多,流动人口约150万,文化需求量大。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是黄埔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首批示范性分馆之一,成为该区企业分馆建设的样板。未来,黄埔区将复制华新园分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设更多的企业分馆。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黄埔区 分馆 服务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