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企结合,让企业离退休工人老有所乐、有所为、有所学、有所教
社区老年大学:由驻社区企业工会提供场地以及部分活动经费,文化部门协调教师、活动器材等资源,在五菱、车辆厂、十一冶、柳泥、柳工、太阳社区开办6所老年大学。服务覆盖面涉及四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近3万名企业离退休工人和社区老年人。
潭西街道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由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发动志愿者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让企业离退休工人老有所乐。
二、文社协作、社企共建,帮助残疾人和低收入困难群体战胜困难
“心手相连,欢乐相聚你我他”关爱困难群体系列活动:根据困难群众的身体、心理特点和娱乐需求,由政府部门与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集中的社区合作,发起关爱困难群体系列活动,开展丰富的文体比赛、评选“感动银山”十大残疾人、放演励志影片以及知识普及讲座等。
三、建立文教联动和文社协作机制,做好随迁子女和社区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生一特”教学模式:在随迁子女比较集中的12所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帮助每个学生学到一门以上文化艺术特长,使随迁子女享受到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
候鸟港湾:整合社区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职业能手、成功人士举办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成功人士论坛、科普知识课件展示、电影展播等活动,开办“家教课堂”“绿色课堂”“健康教育课堂”“暑期课堂”,营造关爱随迁子女的良好氛围。
四、文社协作,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找寻文化归属感
进城务工人员活动中心: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学历和技术素质偏低、工作强度大、业余时间少、文化生活单调等特点,在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5个社区分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棋牌活动室、书画室、歌舞厅、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并协同企业工会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卡拉OK大赛和非公企业文体艺术节等。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