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破解“扶老”困局 标本兼治才是良方

2015-10-28 11:42:24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用户支付3元,如果因帮助摔倒撞伤的老人而被误认为肇事者,在一年内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和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近日,支付宝在“我的保障”中新增了一项“扶老人险”,用户支付3元,如果因帮助摔倒撞伤的老人而被误认为肇事者,在一年内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和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

众所周知,这些年,“扶老人反被讹”事件屡屡上演,受到社会各种热议。受其影响,不少人在面对“扶与不扶”的抉择时,往往陷入两难:扶吧,怕被讹,不扶吧,自身又受到道德的诘问。支付宝实时推出“扶老人险”,犹如给众多“徘徊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缓解了大家“扶与不扶”的顾虑。据支付宝称,该保险于10月15日晚间上线,3天时间已经有2.6万人参与投保。

“扶老人险”受到如此热烈的回应,着实出人意料,可结合当下屡屡上演的“扶老人反被讹”事件,似乎又在“情理之中”。自古以来,尊老爱老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扶一扶老人,行一行善举,居然都需要保险了,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事难做、好人难当。道德滑坡、良知沦丧由此可见一斑。

而支付宝“扶老人险”的横空出世,则让我们看到了各界人士寻找解决社会难题应对之策的有益尝试,但是,透过“愿不愿扶”、“敢不敢扶”的喧嚣,笔者认为希望通过商业保险破解“扶老”困局未免太不现实,也难免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笔者以为,预防不是目的,杜绝才是根本。“愿不愿扶”是道德问题,但“敢不敢扶”却应由制度来保障。当下,若想要把摔倒的社会公德“扶”起来,除了要健全对爱心人士及施助者的保护机制,完善道德激励,解除助人者的后顾之忧外,同时加大对诬告、讹人、敲诈、勒索等行为的法律打击力度,这才是真正解决“扶不扶”这一痛点问题的关键所在。(青川县委组织部 王勇 )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