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心
艺术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它是不是能打动人心、净化灵魂。文艺工作者要当好灵魂工程师,用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文艺创作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反对不良文化。把弘扬正确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指南针”,坚决反对不良文化现象。
坚持扎根人民,反对脱离生活。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深入生活中寻找灵感,自觉为人民抒写。艺术创作特别是舞台艺术创作要突出现实题材,直面社会生活,关注民生民情,反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坚持就地取材培养人才,反对大腕效应。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让新人出得来、留得住,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在一定阶段或在特定院团和特定剧目上,可以在编剧、导演、舞美、灯光等方面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出学费、请老师,但目的还是要落脚到培育本土队伍。
坚持精益求精,反对急功近利。“十年磨一剑”,任何精品力作、传世经典,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必须经历艰苦打磨的过程。要静下心来,克服浮躁和炒作之风。要把实施精品创作工程作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第一任务,落实落细。做到舞台艺术和美术两手抓。在提高江苏艺术创作整体水平的同时,推动高原出高峰。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反对唯市场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要耐得住寂寞,留得住风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守住底线。
坚持德艺双馨,反对追名逐利。艺术工作者要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将自身的品行和素养展现在艺术创作之中,努力攀登人品和艺品的高峰。
坚持艺术作品“走出去”“卖出去”,反对“出国镀金”、一味租场演出。要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考虑文化差异,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受众打造精良作品。真正做到不仅“走出去”,更能“走进去”,提高落地率,以国际社会能够接受和欣赏的艺术表达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