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最美村官浙江大陈村村支书汪衍君
2017-07-12 16:41:34   来源:中国网

7月8日,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村支书汪衍君来到西安,就如何打造陕西美丽乡村,把陕西的乡风文明建设的更好,记者采访了汪书记。

\

7月8日,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村支书汪衍君来到西安,就如何打造陕西美丽乡村,把陕西的乡风文明建设的更好,记者采访了汪书记。

汪衍君认为,小家和国家是一个道理,能住在一起是福份。有小家才有国家,和谐平安才叫幸福。家和万事兴,村风民风好了,才是最美乡村的根本。什么是乡风文明?他一字一字解释道:乡是乡里乡亲,乡里乡亲组成为一个村,一个乡 ,一个市; 风是风气;文是文化、理念、智慧;明是明天 也是明白。每个基层领导都应该懂的乡风文明的道理,把乡里乡亲的关系处好了,才有好的风气,怎么处好,用我们的文化,用我们的智慧让乡里乡亲村风民风改变,让老百姓清楚这点,就会有美好的明天。

陕西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近几年发展了一批以袁家村为模型的乡村经济,各地打造的特色古镇吸引了大批游客,为各地的经济增长推波助澜。成为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支柱。此次来到陕西这片土地,领略了陕西的文化、听到了一些陕西的故事,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全国排名第一。也是美丽乡村最多的省份。提起浙江最美村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位一首村歌《妈妈那碗大陈面》火遍全国的面条书记,他就是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村支书汪衍君。他以歌曲为载体,以大陈村300年的历史为背景,浓缩传统文化,孝道和爱,讲好大陈村的故事,并以大陈面为品牌发展产业链,使大陈村重焕生机。用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村民唱村歌,唱出了幸福指数,大陈村也从后进村变成小康示范村。

汪衍君是一个当过兵的村官,五年全票通过选举。他说人生没什么可比的。比钱,把人品都比掉了。比官也是一样,当了这个官还想更大的官。最可比的是人生的故事。有多少人谈论你的故事,有多少人续写你的故事,传承你的故事。每年大年初一早上九点照全村福。就是让在外的游子回来寻找儿时的回忆。今年的浙江省全省的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江山召开,大陈村是主会场,汪衍君自豪的说。今天我到了袁家村,跟袁家村的村主任不断的交流,才能把南北的文化融为一体,有利于自己村庄的建设,融合才能更美。袁家村的美食街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次来主要了解袁家村美食街带动美丽乡村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其实做为村书记,我们是否知道美丽乡村美在哪里,就是美在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什么收益,也就是经济的发展。另外,我们老百姓心灵要美、智慧要美、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来。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美丽经济,美丽乡村建起来才有美丽生活。

 \ 

记者:大陈村作为全国美丽乡村的典范,你对美丽乡村是如何理解的?

汪衍君:什么叫美丽乡村建设,他认为有两个误区:一是政策误区,比如贵阳一个村庄,邀请他去参观,整个村的外墙全用云南的大理石给砌了,原生态其实才是最美的。每栋房子结构,我们祖先建房子会思考的,很注重风水学,地理学,建筑学。 现在是工厂化的美丽乡村。丢失了原有的本色,列祖列宗都会流眼泪的,什么是乡愁,就是找不到自我了。是领导对美丽乡村的理解错误。二是规划误区,一个美丽乡村规划先行,而一个规划动辄几百万,是被钱误导了。而真正懂规划的大师是应该在你村庄住一年,深入挖掘美丽村庄的内在元素和内在文化。翻翻当地的家谱,听听老人的故事,闻闻当地的气息,看看当地的地形和生态,然后破解这个村庄美在哪里,这个美能不能带动经济发展,再做规划。例如这个房子怎么建,挖掘这个房子的历史和人文,该放什么内容形成的规划才是最美的,才能拉动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美丽乡村不是格式化,而是“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一村一故事”这才是最美乡村。美丽乡村,美丽经济才有美丽生活。

记者:您作为浙江最美村官,在看了陕西袁家村之后,觉得袁家村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汪衍君:袁家村整个经济发展很好,我看到了文化的建设、平安的建设,但在最美的建设中应该再去寻求,经济的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跟袁家村的村主任也交流了,袁家村的经济是上去了,一个村庄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补充,袁家村的物质文明做到了,袁家村如果把精神文明和文化相结合,袁家村会更有品牌,更有影响力。袁家村整个建设当中,我只能说它的美食街是做的成功的,但它是不是最美,我感觉跟浙江这边村庄的美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环境、绿化、文化的展示等方面还要差一些。

记者:能否给袁家村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汪衍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给我们全国的美丽乡村下了一个公式的定论。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让我们的村庄变美,美在哪里?美在环境上,有水、有绿化、有相应的文化,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景”,就是说这个村庄的“一品”“一景”,“”“一品”是指村庄的产品、品质,“一景”就是村庄的美化、绿化、文化,跟我们陕西相结合的故事的展现,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完整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只是一个符号,让这个符号来说话,是需要每个人去尽力。

记者:陕西与浙江地域上、自然环境上是有差别的,我们在突出自身特色方面,您能否给一些建议?

汪衍君:陕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觉应该让陕西人民懂得如何让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相结合,因为环境是人来创造的,美丽乡村,所有美丽乡村只是一个概念,应该是人创造世界,人用心灵的生态、政治的生态、理念的生态和智慧的生态来创造我们世界的美。陕西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外,我们要把陕西人的理念,陕西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起来,陕西人心灵的生态、政治的生态、理念的生态和智慧的生态发挥作用了,我相信陕西也会跟浙江一样,更美。

记者:汪书记提到的美丽乡村中的精神文明指的是什么?

汪衍君:走进乡村,给人展现的环境、村民的行为、生态环境、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等,日常生活当中最普遍的问题,村民的礼仪、行为 服饰都是美丽乡村的一个条件。我来陕西,就是想寻找陕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点,补充我们自己的短板,把我们的村庄打造的更美。

记者:您是美丽乡村成功典范的践行者,陕西的美丽乡村如何走适合自己的路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陕西如何彰显自己的文化和魅力?

汪衍君:陕西的美丽乡村,我觉得是最能做出品牌的美丽乡村,就是历史文化的渊源,西安是历史文化古都,陕西的历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是完全做出属于陕西自己的品牌。如果陕西的美丽乡村建设做不过浙江,我感觉陕西人是愧对自己,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本身就超过中国大地大多数省市,那为什么现在的现状是做不过其它地方呢,我觉得还是理念的问题,改变理念,关键是改变老百姓的理念。

记者:谈谈您对西安的印象,您此次来西安,是否带来了新的东西?

汪衍君:地下文化看陕西,地上经济看浙江。所以地下的许多文化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值得我们去考究的,更能推动我们人文和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西安有丰富的文化,我们应该分析这些文化的闪光点,更能推动人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给我们现代人以引导和帮助。挖掘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影响现代人,让现代人明白,你要做什么,你将留给未来什么。

王永康书记来了西安,把浙江的创新理念带入西安,带入陕西。这是西安人的幸福。陕西人,不要沉迷于慢生活,不要沉醉于拖沓的生活,沉迷于小家或个人的生活,不但要丰富自己的人生,还应该思考给后人带来什么。浙江人就是这样想和做的,浙江人的工匠精神,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值得学习的。

记者:大陈村的模式如何复制到陕西?

汪衍君:这个问题很尖锐。应该是领导层面考虑的。浙江省从省委到各界市委的领导到组织部的领导很注重基层队伍的建设。 但我还是希望陕西的基层领导干部,包括乡村的干部学我们的干劲和闯劲,学习我们的经验。人很重要。人创造世界。因为两地的基础不一样,需要时间的交流,需要理念的传播,需要乡村两届基层队伍的建设要加强。乡村两届基层队伍的建设注定当地文明。陕西和浙江兑接的方式要加强,兑接的是文化 ,兑接的是理念。 通过这种方式让陕西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更稳,更美, 更长远。(郭月宁)

[责任编辑:羽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大陈 村官 支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