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9日讯 近日,陕西省政府同意批复《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延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镇村布局,结合沿黄生态城镇带建设,在沿黄公路沿线重点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镇村。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3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延安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和历史建筑。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对中心城区建筑高度、体量的引导和控制,彰显延安独具特色的革命圣地城市风貌。(展俊)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