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5日讯 汉中市南郑县近年来创新脱贫模式,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使产业扶贫扶到根上,扶到点上,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身,有力促进了贫困村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贫困人口的持续增收。
南郑对全县111个贫困村产业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意愿进行了摸底调查、梳理汇总,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重点、区域布局、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为镇村编制特色产业脱贫方案和贫困户制定增收计划提供了科学指导。明确了优势产业和特色“小众”产业相结合、长线产业与短期高效产业相结合的思路,在山区重点扶持发展土蜂、山野菜、中药材、雏菊等脱贫产业,在丘陵重点扶持发展茶叶、烟叶、苗木花卉、猕猴桃等脱贫产业和庭院经济,在平川重点扶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食用菌、优质稻米产业等脱贫产业,进一步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明晰了思路。
学习借鉴其他县产业扶贫经验、模式,加快推动产业精准扶贫和“造血式”脱贫。全县贫困镇村发展粮油96157亩,种植蔬菜9607亩,发展食用菌519万袋,发展魔芋1100亩,果品种植总面积7041亩,茶叶总面积30220亩,中药材总面积15715亩,核桃总面积5699,苗木花卉总面积3408亩,养殖生猪102990头,养牛8343头,养羊9968只,养家禽167855只。
全县参与脱贫攻坚的新型经营主体75个,帮扶贫困户3395户12018人,年内可带动脱贫1480户。(任湘萍)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