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锁关镇教育办撸起袖子抓教育 挽起裤腿干基地
2017-05-22 10:02:52   来源:中国网

窗前,一簇簇牡丹和月季花开的正艳;屋后,一排排杨树和香椿树绿的正浓;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充满生机;讲台上,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声音缓缓传递……

\

改造后的袁家山小学

中国网5月22日讯 窗前,一簇簇牡丹和月季花开的正艳;屋后,一排排杨树和香椿树绿的正浓;教室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充满生机;讲台上,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声音缓缓传递……

这幅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是记者5月12日在陕西铜川印台区金锁关镇袁家山小学采访时看到的。这个仅有31名学生的小学,是印台区最偏远的山区学校,也是去年以来印台区变化最大的一所学校。

美丽校园我的家 窗明几净人人爱

一年前的袁家山小学,学生宿舍墙皮掉落,墙面斑驳;师生餐厅光线昏暗、设备落后;教学楼门窗破旧、部室不全。一年后的袁家山小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只有31名学生,但该校宿舍清新靓丽,餐厅干净卫生,教学楼部室齐全、设备达标,甚至还有艺术室和心理辅导室。和城里学校相比,一点儿也不差。

 \ 

袁家山小学改造前的全景

袁家山小学的31名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四年级的汪海荣,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学习成绩很优异。她笑呵呵的说:“我们学校现在变得可漂亮了,宿舍和餐厅干净卫生,我们吃的好住的也好,我觉得这儿就是我的家。”

马永刚是全校年龄最大个子最高的孩子,由于家庭特殊原因,这个14岁本该上初二的男孩如今才上六年级。他腼腆的告诉记者:“我的父母都不在身边,现在我跟着二伯一家生活。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学校领导和老师一直很照顾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从心里已经把学校当成我的家了。”

曹乐是名90后,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娃,2015年作为特岗教师分到袁家山小学任教。他说:“刚来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进办公室一看,几个长条凳子上面架个木板,就是我的床了。现在你看看我们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改观,我们干起事来更有心劲了!”

“作为印台区最偏远的学校,从2003年建校到2016年上半年,十几年来我们学校可以说是一点儿变化也没有。”说起以前,校长邓全明感慨万千。“去年根据区教科体局领导干部交流轮岗政策,杨磊同志被交流到镇教育办任教育助理员,上任后,来我们学校调研,看了学校的现状后,二话不说回去就想办法找项目筹资金。一年时间先后投资9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里里外外大改造。就拿餐厅来说,以前蒸馍用的是木笼,喝的是苦涩的井水,现代化设备一个也没有。现在你看看,电子蒸笼、储藏柜、电饼铛、净水器一应俱全。不仅如此,杨磊主任每个月还从镇教育办的经费里拿出300元,专门用来给孩子们改善伙食。”谈到现在,邓校长喜上眉梢。

果树蔬菜长势好 学农基地有特色

5月12日中午,记者又来到金锁关镇中心幼儿园,和园长姚莉边走边聊。“喏,你看,以前院子里是没有这些树呀花呀草呀的,教学楼的外墙也是灰扑扑的没有活力,我们这看起来就不像个幼儿园。我有很多的设想,但是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实现。”姚园长笑着说,“自从去年杨磊主任来到我们这后,前前后后干了许多实事,绿化校园、改造维修校舍、新建幼儿种植区,我的这些设想都实现了。不仅如此,杨主任还带领我们全校教职工建了5亩学农基地,这个创意不仅在铜川甚至在全省的幼儿园也是独具一格的。”

 \ 

孩子们在学农基地里露出灿烂的笑脸

什么是学农基地?就是全校教职工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学楼后面的地里弯腰俯身像农民一样进行栽种。听了姚园长的介绍,记者的好奇心一下就来了:5亩学农基地究竟都有什么宝贝?到底有没有她夸的那么好。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教学楼后面的山坡上,随即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开春刚种的土豆冒出了绿芽,西葫芦铺开了藤蔓,花椒树和核桃树也不甘示弱般的迎风生长。不远处,还有几个老师和家属正在栽种辣椒和茄子。“我们种的这些菜,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纯天然无公害有机蔬菜,再过几个月就能给孩子们吃了!”一位正在干活的老师憧憬地说。

随后,记者来到中班教室,发现全班30多个小朋友分成3组,正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吃午饭。见到有人进来,孩子们纷纷抬起头,笑意吟吟的喊着:“客人老师你们好!”这软糯稚嫩的童声,将记者的心都融化了。

环视四周,班里装饰的活泼生动,玩教具一应俱全,活动区和休息区严格分离。走廊的墙上,有老师们的殷切寄语,也有孩子们的随处涂鸦。园长姚莉向记者介绍:“以前走廊里的墙和顶刷的是绿漆,看起来死气沉沉,老师和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贴着也不方便。现在楼道全部贴了白色的瓷砖,和绿色的顶形成鲜明的对比,保健室、美工室、科学发现室布置漂亮、设备齐全,孩子们更喜欢了。”

“你只管干你的事,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姚莉园长说这是杨磊主任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给了她勇气和信心,干成了以前想干而不敢干的事。

站在学校操场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教学楼和随风飘扬的彩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绿油油的草坪上,各种活动器材整齐的摆放着,静静地等着孩子们来玩耍。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照进校园,一切是那么静谧和谐。

一天的采访很快结束了,记者感触良多。从2016年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印台区金锁关镇所辖的袁家山小学、中心幼儿园以及纸坊、南湾、何家坊和崔家沟四个教学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以及金锁关镇教育办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教育助理员杨磊,在全区创建“双高双普”工作中,在金锁关镇创建工作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在上任后的420天里,先后争取中、省、市、区各类资金253.2万元,为各个学校完成了操场硬化、部室建设、校园粉饰、设备配备等工作,彻底改善了全镇的办学条件。

如今,袁家山小学教学质量稳步前进,2016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校园;中心幼儿园管理规范,环境优雅,被评为区级文明校园并晋级为铜川市一类幼儿园,杨磊主持的幼儿园课题《农村幼儿园小班礼仪习惯养成研究》被省教科所确立为“十三五”规划课题;各个教学点教师朝气蓬勃,学生全面发展,山里168个娃娃和33名教师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金锁关镇教育办全体教职工,在印台区教科体局的领导下,在教育助理员杨磊的带领下,怀揣“撸起袖子抓教育,挽起裤腿干基地”的豪情壮志,不惧艰难勇往直前,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王奔)

[责任编辑 辛子怡]

相关热词搜索:关镇 裤腿 陕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