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查
中国网西安5月19日电 他常年出现在处置非正常死亡现场,寻找蛛丝马迹,一次次破解着犯罪“密码”,“倾听”亡者最后心声,让受害者尸体“说话”。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原案件真相,给死者最后的尊严。谈及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华晔说,自己只是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治安大队一名普通的民警,所做的是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
华晔自2000年进入莲湖公安局,本着多办案、办好案的原则,忠于法律,立足基层,几乎包揽了西安公安莲湖分局所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置。截至目前,他已处理了近5000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平均每年280起。17年的办案经历,培养了他吃苦耐劳、耐心细致、勤于思考的习惯,他从不放过现场和尸体上的蛛丝马迹,协助刑侦部门破获了许多疑难案件。
现场勘查
“我不相信看到的,只相信尸体告诉我的”
“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处理,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须科学、全面、细致勘验,不得抱着先入为主的心态,以免产生纠纷,甚至引发影响社会安定的群体性事件。我不相信看到的,只相信尸体告诉我的。为案件侦查提供真实方向,为定罪量刑提供准确依据,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华晔说。
从业以来,华晔已记不清检过多少具尸体,出过多少份伤情鉴定报告,做过多少次酒精检测,多少次在案发现场直面死者。他回忆“常年处置非正常死亡现场,经常会遇到高度腐烂的尸体,多数为独居的老人,因无人照看,在家身亡后无人知晓,因为尸体腐烂臭味溢出才被发现报案,高度腐烂的尸体一般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浓烈的恶臭味熏得人胃里翻腾,光是看上一眼都可能呕吐不止”。面对这样的现场,他深知责任更加重大,从不怕脏累,忍受着刺鼻的恶臭,仔细查清尸体每一寸地方是否有其他损伤,从而判断死者的死亡性质,为定罪量刑提供准确依据。
这些年,有很多人好奇地问华晔,“看到严重腐坏的尸体,你恶心吗?能吃得下去饭吗?”华晔总是说:“面对什么样的尸体,我都不会恶心紧张,因为尸体就是我的工作对象,我是在用自己的技术和心,找出事情的真相,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与家属核实现场勘验情况
压力不是鲜血 而是“他是怎么死的”
“其实在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心理压力不是来自遗体和鲜血,而是家属和群众的不理解,”华晔说,“回首过去的十几年的工作,面对家属询问‘他是怎么死的?’的时候,我的压力最大。”
西郊某驾校一名后勤工作人员由于天气炎热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再也没有醒来。死者家属无法接受现实,对死者生前所在单位领导又打又骂,在民警的面前又哭又闹,并叫来上百号亲戚朋友,声称要和单位打架。在这种情况下,华晔先是多次安抚家属,稳定其情绪,然后与家属代表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家属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与死者家属交流时,华晔始终坚持尽量不使用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馈实际情况,通过这样来拉近双方的距离,以利于事情的顺利解决。
现场勘查
铁骨柔情 平凡中见伟大
华晔回忆,近几年处置了很多抑郁症自杀案例。当面对死者是一个孩子时,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就会被触动,但他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勘验,竭尽全力帮死者查明真凶。
西郊某小区,品学兼优的高才生临近高考时因抑郁症跳楼身亡。父母唯一的心肝宝贝,老师眼中的准北大学生,同学眼中的天之骄子,然而就这样被抑郁症夺走了生命,给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华晔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想为抑郁症的家庭尽份力量,希望抑郁症患者通过正规治疗早日康复,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以至不可挽救才重视。他不断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学习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然后利用网络提醒群众重视抑郁症。奉献的力量虽小,但给予的温暖很多。
华晔言谈举止透着一股睿智与坚毅,这使他在现场勘查中,往往发现一些常人不易觉察到的“微量物证”,协助刑侦部门破获了很多疑难案件,赢得了基层办案单位的普遍信赖,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他说:“自己全年365天,不分白天黑夜,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接到非正常死亡的报警电话,就会立即奔赴现场。当凶手被绳之以法时,尽管我没有站到聚光灯下,但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自豪”。(刘裴裴)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