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5月4日电 今年陕西省宝鸡市种植小麦275.7万亩,目前正处于抽穗杨花期,总体长势明显好于往年。但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5月2日,宝鸡市小麦各类病虫发生面积800多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在各县区均有发生,发生面积209.19万亩,病田率75.9%;小麦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8.49万亩;同时,小麦赤霉病、吸浆虫、白粉病等病虫交织混发、发生早、范围大、程度重、危害盛期提前,防控形势严峻。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宝鸡市县农业部门及早安排部署,科学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落实防控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
加强监测预报。早春一直坚持“带药侦查、封锁控制”的策略,加强大田踏查和常发区域的早期调查,规范监测、随时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准确上报病虫信息,为大田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据统计:全市开展田间调查180次,出动人数800人次,上报周报12期、病情信息20期;发病虫情报45期、在各大网站发布信息50多条;开展电视预报6期。
周密部署安排。利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种植业转型升级工作会、全市小麦条锈病挑治现场会等机会详细安排部署,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宝市农业发[2017]126号)和防控技术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积极联系省农业厅、市财政局等及早下达防控补助资金270万元(其中省财政170万、市财政100万元),为防控工作顺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抓好重点防控。坚持“提前预防、打点保面”的指导思想,市县农业部门以病虫源头区、重发区和高产创建田等为重点,整合资金抓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通过专业化防控和群防群控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抓好病虫害防控。在防治关键时期和五一节假期间,市县植保部门照常上班,深入一线指导群众开展防控。据统计,截止5月2日,全市共出动机动喷雾器、大型自走机、无人机等植保机械12000多台架,开展病虫害防治141.3万亩。其中专业化防治组织231个,专业机防队员2800多人,统防统治50多万亩,建立统防防治示范片18万亩,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进展顺利。(张亮 通讯员 张霄亮)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