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4月26日电 昨天(4月25日)上午,陕西省召开"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渭南市委书记陆治源,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渭南市发改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武民出席发布会。
据悉,渭南市在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柔性治水、建设关中水系方略,率先建成“秦东水乡”。吴蟒成在发布会上就渭南水系建设具体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和目前进展成效做出介绍。据悉,为了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渭南市编制了水系规划,明确了水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重点、保障措施和愿景目标。
吴蟒成说,发展渭南水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依托渭南境内天然河道水系发达,排灌渠道纵横交错的优势打造四横五纵的生态水系。其次,利用丰富的科学资源流住用水,建设渭南主城区和10个县城城区的水网,以及水面整合工程。此外,利用渭北低洼有利地形,着眼农村排涝,建设湖泊、塘霸,恢复资源,通过规划实施最后形成一个一新轴,四横五纵,湖池镶嵌的水生态格局,形成水美秦东、水亲秦东的愿景。
据介绍,除了正在规划的工程外,近年来渭南市已经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卤阳湖生态水系修复工程、二华蓄洪区建设工程、渭河城区段生态水面工程、中心城市与县城引水兴湖和黄河西岸渭南段综合整治五大水利工程。其中,卤阳湖生态水系修复工程是关中水系的关键节点,也是全省确定的重点水系项目之一。目前,1500亩水面的东湖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二期工程已完成80%,6月底可再形成2100亩湖面。今年,整个东西两湖将贯通蓄水,届时将形成包括2.3万亩水面、1.8万亩湿地保护区和3万亩生态建设区,东西贯通宽约1.5公里,长约30公里的生态水系长廊,再现“接天碧水笠翁笑,百里禾苗鱼米香”的美丽风光。
另外,在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将在全省各个县推广美丽乡村大的大荔模式,以及发展分布在田野乡村的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村、示范园。未来几年的渭南,将真正呈现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黄瑞娇)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