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4月25日电 今天(4月25日)上午,陕西省举办"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四场,邀请中共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介绍渭南市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努力建设“三地一中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吴蟒成,渭南市发改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武民出席发布会。
陆治源在会上做出介绍,在渭南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全市确定了追赶超越的目标就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渭南将通过"三地一中心"的战略决策,把渭南打造成新型工业的聚集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地、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的目的地和大关中东部及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
打造新型工业聚集地
近几年,渭南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关闭煤矿18处、退出产能1132万吨,减压炼铁产能60万吨。同时,大力培养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工业、精细化工、通用航空和装备制造五大产业。重点建设渭南高新区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打造渭南经开区"中国酵素城"项目,培育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据悉,2016年,全市传统能源产能同比下降30.5%,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陆治源说,要充分发挥渭南农业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路子,大力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挥白水苹果、大荔冬枣等产业的品牌效应,抓好340多个农业园区的巩固和提升,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增收。
打造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渭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潜力很大。2016年,游客数量达到600多万。据悉,渭南市将通过硬件建设和营销、宣传两方面,推动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通过改造华山景区、韩城司马迁祠景区等老景区和打造新的5A级景区。做优自然景区、做活历史景观、做精红色旅游、做靓乡村旅游,形成多元化的大旅游格局。
打造大关中东部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陆治源说,中心城市发展,主要是靠补短板。补齐民生短板、补齐城市功能的短板,要下大气力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当下渭南市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渭东新城,加快建设渭华大道,将华州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打通全市所剩的25条“断头路”,新建改建中小学12所。同时,重点抓好供水体制改革,将黄河水引入主城区,解决渭南主城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问题。此外,建设西海、东湖、南湖等中心城区水系,实施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黄瑞娇)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