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宫茜)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想不想知道清明节古人祭祀用的青铜器里都暗藏着什么样的玄机?4月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特意为举办了陕西清明文化展,现在就请您和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感受一下咱老陕的清明文化。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寻找清明的影子,不得不说祭祀,说到祭祀不得不提青铜器。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古代文明展馆西周展段,一尊日己觥尤为引人注意。虽然主人的身份至今仍有争议,但上面的花纹非常精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金宵:“这件叫日己觥,我们常说到觥筹交错,真正的觥就长的这个样子,它的造型也比较难得,整个是为龙的形状,除了龙头之外,可以看到头部还有一支老虎的形象,我们都知道老虎自古都是百兽之王,也是权利的象征,所以出现在这件器物之上,也彰显了这个器物它本身的权利的象征。”
讲解员告诉记者,古人讲究视死如生,所以祭祀品和陪葬物品也和生前是一样的。众多的展品中,一件梁其壶非常特别。据说使用这种壶时,必须由一名长者扶着壶的顶部,而青壮年扶着壶的底部,方可把水从壶里倒出来,这样的使用方法寓意使用者会长命百岁,而这个壶最奇妙的还不止这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金宵:“它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这个地方的把手,我们从侧面看实际上是一个凤鸟的形状,而我们从正面看会发现它有两只耳朵,对称的眼睛,以及对称的獠牙,而且还有长长的鼻子,所以我们说这个是大象。”
讲解员告诉记者,其实在古时的清明,习俗除了祭祀外还有很多丰富有趣的习俗,讲究禁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等,这些都被不会说话的馆藏文物默默的诠释着。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