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银行忻州市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张剑勇
两年前,静乐县水草会村大部分村民看到张剑勇的第一眼便心生疑问,“一个市里来的干部能在农村安下心工作就不错了,还能摘除咱贫困村的帽子?”
2015年8月,中国银行忻州市分行张剑勇同志受组织选派到静乐县王村乡水草会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市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该村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
张剑勇一到水草会村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所需所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草会村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张剑勇来上任之后,首先便对贫困户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购买籽种、化肥,发放了救助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针对水草会村存在的吃水问题,他会同县水利部门,进行实地勘测,寻找水源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张剑勇还十分注重思想帮扶。扶贫先扶志,他积极引导贫困户,把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与发挥贫困户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决克服贫困户中的等、靠、要思想。他坚持产业扶贫,着重加大种植、养殖产业调整,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困难的地方入手,把水草会村的实际情况与王村乡规划的主导产业相结合,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让该村在发展生产和务工中稳定增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要改变水草会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要建设好村级班子和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张剑勇作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立足县委组织部的党建工作优势,积极成立党员活动室,捐赠办公家具,用于该村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建设。坚持在村党支部中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每一位党员从严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他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让大家把心里话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坦诚相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干部的心齐了、劲足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了。
2017年,水草会村整村脱贫,任重而道远。张剑勇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利用好帮扶单位部门优势,助推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