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 记者 张武辉 刘彬)陕西省殡葬改革的试点单位——阎良汉皇树葬墓园,从接受第一位生态树葬者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来这里选择树葬的累计已经有52例,但这和传统墓地出售成倍增长相比,显得少了很多。数字增长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可喜的进步,也能看出一些顾虑。
走进西安市阎良区汉皇树葬墓园,塔柏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有的上面还挂着花带和寄托哀思的卡片,树根底下安放的就是逝去亲人的骨灰。据了解,这里的生态树葬区占地12亩,有2000多棵塔柏,每个塔柏下面可以安葬4位逝者。墓园门口处的纪念墙上,家属可以清楚的查询到已故亲人的安放位置。
市民徐进良:“树葬这种方式一个来说是比较环保一点,再一个就是价位也比较经济划算。(亲)人走了以后,栽树一棵树,也是一种寄托。”
墓园工作人员介绍,从2014年开始设立树葬区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共卖出树葬墓地52个。选择树葬的大多数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他们敢于接受这种新的丧葬方式。
市民李广林:“不管厚葬还是薄葬,你只要心中有老人,这就好了,你弄的再好,你心里没有(老人),起啥作用。”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成规模的树葬墓园建设才刚刚起步,加上受传统“厚葬”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人认为,亲人过世后连个像样的墓地墓碑也没有,别人会戳自己的脊梁骨,因此都想把葬礼和墓地安排得气派些。其实,生态树葬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另外,生态树葬打破了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死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葬、环保祭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西安市阎良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辛文森:“要改变老百姓的丧葬观念,我觉得这个不难,关键问题是需要政府来配套相关的政策,制定明确的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的惠民政策,通过减轻老百姓的丧葬负担,让老百姓慢慢接受我们新的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