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全景化历史:在首都呼唤全域文化之城
西城、东城,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有好几层故事。
在就“北京是中华文明金名片”这个主题进行采访时,北京市规土委副主任王玮反问我,如何理解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我说,需放在5000年文明史和世界首都发展史这两个坐标上看。他表示同意,并举了不少例子阐述了北京文化底蕴的深厚。比如与新华社北京分社毗邻的老墙根街就是“辽南京”的城墙根,是北京最老的胡同之一。
京城最短胡同“一尺大街”地标
可能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历史就在身边,就在脚下。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内涵极其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通过三个月走街串巷式的调研,我对北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西城区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向区人大汇报前举行了专家意见座谈会,我有幸和古建专家王世仁等老前辈一起出席,大着胆子提出了一条建议:北京历史文化如此悠久,尤其是老城数十平方公里,从朦胧蓟城到辽金遗存,从会馆烟云到名人祠堂,从百年老店到胡同小巷,人文荟萃,源远流长,既然有全域旅游,那能不能提出“全域文化”的理念,实现文化的全景化、全覆盖和全民参与?培育“全域文化”,既要加强对现存文物、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也要对已经不存在的许多文物、文化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方式予以呈现,如通过互联网手段告诉人们一个个地方、一座座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
没想到,这个概念被西城区委区政府接受了,他们多次召集会议,研究“全域文化”的理念、呈现方式等。
“至少西城区181个区级以上文物已经建立了一个初步的二维码系统。”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说,区里15个街道都要建立自己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加专业博物馆,再加区级、街道的博物馆,构建起一个博物馆体系,还在研究构建“虚拟全域文化博物馆”。
“可以把一些博物馆、名人故居通过内在逻辑联系起来,比如鲁迅先生,在北京除了故居,还有其他活动地点,如鲁迅中学、大栅栏的青云阁,这些原本孤立的文物、故居可以通过现代手段串起来,你在一个地方看了,还能指引你到其他地方去,这就增加了文化的‘含量’。”孙劲松说。
处处是历史,到处是故事,面积逾1.6万平方公里的北京则应该打造“全域文化”之城。
就像之前我们独家发现、深入采访写出的《北京,一条街巷储存的民族复兴“密码”》一文中披露的:从西城区新文化街北侧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一路向东,穿越曾经是清朝“铁帽子王”克勤郡王府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能看到李大钊和鲁迅都曾任教、发生过“三一八惨案”的原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校旧址、现在的鲁迅中学,再往东就是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千年之约”晚会举办地的国家大剧院,这次主场外交标志着过去5年中华民族稳步走向“强起来”的新的历史阶段,而就在这个大剧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时曾上演过名为《寻找李大钊》的话剧……从李大钊故居到国家博物馆约3公里,一路走来,犹如一部近现代史的浓缩画卷。建设“全域文化”之城,北京有这个自信和底气。
构建“全域文化”之城,还因为北京已经确定了“全面保护”的方针。从过去的整体保护,到现在的全面保护,其内涵和外延大不一样。“全面保护就是分层次、分类型、分时间、分地域地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所有历史文化要素,弘扬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兼具历史感与现代感的大国首都。”北京市规土委负责人表示。
在生活中,也感到北京处处是历史:
我住的小区,距离天宁寺桥下的护城河没多远,却因为工作繁忙从未去过。今年以来,有机会去护城河边走走,惊奇地发现: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北部,蓟城纪念柱高耸,一侧是刻有“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先生所写“北京建城记”的石碑,就在不远处的西便门明城墙遗址内,也有一块不太醒目的石碑,上面是侯仁之题写的《明北京城城墙遗址维修记》,天天生活在历史之中而浑然不觉。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我专门到古北口凭吊古战场,结果发现,那里不仅有长城文化、抗战文化,还有杨家将文化,保存至今的杨令公庙,仿佛将我带进金戈铁马的辽宋时期……
这些感受,有点像青年时期的侯仁之先生回忆走出前门火车站时感受到的冲击一样:“当我在暮色苍茫中随着拥挤的人群走出车站时,巍峨的正阳门城楼和浑厚的城墙默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一瞬之间,我好像忽然感到一种历史的真实。”
放眼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种“历史的真实”亟待保护,正因为如此,北京新总规强调“老城不能再拆”——国庆前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新总规,明确提出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原则上不再拓宽道路,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构建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而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已将北京16个区县全部纳入文化带中。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正如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所说,首都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多年前曾这样形容北京历史文化:“放眼世界,要认识到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整治好、发展好,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中国最大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中华文化枢纽工程’”。将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四种文化叠加、层垒,首都北京是最有可能率先成为“全域文化”之城的城市。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在北京,街道建博物馆,村庄则在修志……传承历史文脉,从“名城”做起,从首都做起。中华文明已延绵5000年且没有断流。北京如果能建“全域文化”之城,其他12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甚至整个中国何尝不可以倡导“全域文化”的理念呢?(作者系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总编辑 李斌)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