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日前,“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上海华夏石刻艺术发展研究院开幕。
展览以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分为“云居春秋”“刻经伟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4个部分,通过实物、拓片、摄影作品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云居寺的历史及其千年刻经传奇和石经珍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展览更加生动,该展览使用了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在VR互动区,观众可佩戴VR眼镜“穿越”到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洞内146块石经、4根千佛柱尽收眼底,实现远距离的虚拟漫游。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利用AR技术观看云居寺推出的千年刻经史动画片,在趣味中领略云居寺石经文化。
据悉,房山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高僧静琬忧于北魏、北周两次灭佛,深虑“末法时期”佛教的命运,于是在荒僻的石经山艰难地开创了刊刻石经事业。此后,僧人们世代相承,历经隋、唐、辽、金、元、明6个朝代,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近3000万字,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迹。
该展览由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与华夏石刻艺术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将持续至6月3日。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