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台庵弥陀殿发现重要题迹
2017-04-07 09:45: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天台庵弥陀殿落架大修时发现了两处重要题迹,为其年代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天台庵弥陀殿落架大修时发现了两处重要题迹,为其年代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曾在2014年至2016年主持弥陀殿落架大修工程的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高级技师帅银川近日表示,“早就发现了题迹,这么迟才公布是因为请教了很多专家。”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可以追溯到唐代。据文物专家考证,目前中国仅存的唐代木构建筑有4处,全部在山西省境内,分别为五台山南禅寺正殿、佛光寺东大殿、广仁王庙正殿、天台庵弥陀殿。

弥陀殿坐落在山西平顺县王曲村内的黄土台地上,建筑小巧,单檐歇山顶,覆盖着筒板布瓦,屋脊上安放着黄绿琉璃脊兽,正脊甚短,两坡很长,看上去“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为建筑增添了灵动之美。

然而,这座弥陀殿的“出生年代”却存在“唐代说”和“五代说”之争。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贺大龙说,由于天台庵的相关史料记载较少,因此长期以来,弥陀殿创建年代只能根据建筑体现的时代特征予以判断。

突破始于最近一次的弥陀殿落架大修,古建专家发现了两处题迹。

帅银川说,2014年11月2日,专家们在脊槫与替木间发现墨书题迹“长兴四年九月二日地驾……”;7日,又在飞子上看到“大唐天成四年建创立,大金壬午年重修,大定元年重修,大明景泰重修,大清康熙九年重修”的墨书痕迹。

“长兴和天成都是五代后唐明宗李亶的年号,天成四年即公元929年,长兴四年即公元933年,距离唐王朝灭亡有20余年。”帅银川说。

另外,贺大龙说,上世纪弥陀殿曾发现过题迹,与这次发现的其中一处题迹都是在清代康熙九年维修弥陀殿时,由瓦匠和木匠分别题书,两者互补互证,可以采信。

据贺大龙介绍,根据现有题迹可以推断,天台庵创立于五代天成四年,长兴四年创修大殿,金、元、明、清时有过重修。

然而,仍有专家对此结论存疑。“在天台庵弥陀殿脊槫处发现的题迹,时间后面的关键字不明确,所以,唐建五代重修也不是没有可能。何况,弥陀殿上还保留着某些中唐甚至更早的建筑特点。”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春波说。

天台庵新发现的题迹无疑为这座千年古建的创建年代提供了更多证据,然而,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弥陀 天台 山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