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狭小空间努力作为
2017-03-22 11:51: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尽管馆舍条件有限,空间狭小,但却主动作为,两年内图书有效读者由1000名增加到两万多名,连续两年文献流通率达到400%,每年举办读书活动400多场……

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张莹莹

尽管馆舍条件有限,空间狭小,但却主动作为,两年内图书有效读者由1000名增加到两万多名,连续两年文献流通率达到400%,每年举办读书活动400多场……河南省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摸索出了一条社会化合作办分馆的创新发展之路。

丰富活动吸引孩子

洛阳市西工区道北路小学的家长李诤每天都浏览微信公众号“洛阳市少儿图书馆”。最近,她从该微信公众号得知少儿馆新到了《可怕的科学》自然科学类书籍,趁着中午下班就赶紧去借。李诤说,洛阳市少儿馆常能为读者推荐高质量的图书。

其实,洛阳市少儿馆每年的购书经费只有10多万元。为了最大化利用这笔有限的经费,馆员们恨不得将每一分钱掰开花,新进图书反复筛选,找名师名家推荐,所选图书格外受欢迎。每逢周末,周边的偃师、宜阳、孟津等地的孩子和家长会乘坐公交车来看书。

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会读书、爱读书,让阅读活动变得更有趣,洛阳少儿馆格外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2016年6月至12月,洛阳市少儿馆联合多家机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暨2016“百校千园·红色记忆少儿阅读年”系列活动,通过红色经典进校园、作文大赛、书画大赛、诵读大赛等多项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此外,与北京第二书房合作,邀请作家及阅读推广人,开展线上微课讲座15期,受益7500人次。此外,“萤火虫”系列阅读活动也深受读者欢迎,仅2016年一年就举办了350多场。

多举措扩大服务半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3月4日,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从洛阳市少儿馆分馆之一、重庆路第二社区图书馆传出来。为了让青少年在益智有趣的诵读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礼仪修养,该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这场诵读活动。这只是洛阳少儿馆分馆开展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6年初至今,洛阳市少儿馆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开办分馆,已开放和待开放分馆达10家,借助社会力量让少儿阅读走进各个乡镇和社区。利用社会力量共建图书馆分馆,不仅给总馆带来了服务效率、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幅度节省,还给周边孩子送去了精神食粮。去年一年,洛阳市少儿馆总馆和分馆新增有效读者证7523张,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5万余人次参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已成为书香洛阳的一抹亮色。

此外,该馆还充分利用配置的流动服务车,开展特色流动服务,扩大服务半径。流动服务车关注乡村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为孩子们送去了可口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拓宽了视野。通过送书下乡、送课下乡等活动,给孩子们搭建了读书学习的平台。据统计,洛阳市少儿馆2016年上半年对设置在各县区的14个馆外流动点进行书目更换7000余册次,在更换图书的同时,开展故事会、创意手工、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和快乐。

硬件难题如何突破

最近,洛阳市少儿馆馆长闫朝霞的手机响个不停。给她打来电话的有企业、乡镇、产业园区等,希望能与图书馆合作,在辖区内设立分馆。

“对方都很诚恳,活动场地、水电,甚至人员工资都愿意出。”但是,面对热情的邀约,闫朝霞常常陷入两难。一方面,图书馆想多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分馆,让孩子们能就近看到好书;另一方面,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的确有限,让她担心分馆没有足够的图书供应。

闫朝霞说,洛阳市少儿馆只有8个在编人员,17个公益岗位人员,这25个人全年忙得像陀螺,一人多岗,什么都干。特别是2015年以来,总馆年均新增读者6000多名,工作人员常常为了接待数量庞大的小读者而发愁。尤其是孩子们寒暑假的阅读高峰期,工作人员不堪重负。

关于未来,洛阳市少儿馆有很多想法。他们打算建立绘本特色库、漫画馆藏、城市书房……然而很多想法常常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而被搁置。有限的硬件条件成为洛阳市少儿馆做大做好少儿阅读的障碍。

其实,该馆也在想方设法打破发展瓶颈。他们认为,目前阅读活动能多搞就多搞,各方社会力量能多合作就多合作,希望能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唤起社会对少年儿童阅读的关注和重视。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洛阳市 河南省 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