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润泽花儿般的童心——《读给孩子的时令古诗》出版感言
2017-03-20 10:13: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这本《读给孩子的时令古诗》,是一本温暖的书。在清冷的早春天气,读着这些来自久远年代的温暖诗篇,心头也荡漾着芬芳的温情和柔情。

巴灵一

这本《读给孩子的时令古诗》,是一本温暖的书。在清冷的早春天气,读着这些来自久远年代的温暖诗篇,心头也荡漾着芬芳的温情和柔情。

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亲切感觉,更有很多真挚的共鸣。优美的文字、新奇的想象、空灵的境界、生动的物候和细致的解读,再加上岁月的沉香,再加上大师精美的国画,再加上小朋友稚嫩而清澈的童声朗诵,又让这种“共鸣”添加了许许多多迷人的丰富和绚丽。

2016年年底,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每一个节气的名字都充满诗意,纯粹而典雅,温润而清灵。每一个节气都能回忆起很多晶莹透亮的优美诗句,深沉而鲜活,健朗而厚重,带我们的孩子回到遥远的时间剪影里去,回到嫩黄歌谣一样的柳丝和嫣红火焰一样的野花中间,回到生长着万物生灵和清新梦想的美丽田野。

岁月如流水,诗心闪闪亮。一些人认为诗词作品艰深难解而加重学生负担的看法,是说不通的。著名学者汤一介在回忆父亲汤用彤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时说:“我们上的都是现代学堂,现代学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太重视。为了让我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父亲先让我读一些诗词,因为诗词比较好读。”某种意义上说,那些选入教材中的古诗词不仅不是沉重的包袱,更像一把把钥匙,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传统文化之门。

时令诗词名篇更是灿如繁星,熠熠生辉,其美学魅力超越时空,在今天乃至将来都能唤起久远的心灵回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这些经典时令诗词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语言优美凝练,还表达着美好的情感,寄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笔巨大的民族精神财富,理应一代代传下去。把古诗词留在课堂上,留在纯真童年,传给可爱的孩子们,实际上就是在呵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在滋润和浇灌中华文化的根脉。但愿这本时令古诗能够像一片片绿色叶子,带着孩子们去拥抱充满诗意世界,带着他们去寻找和感受来自大地深处的淳朴和宽厚。

时光风雨会让落英缤纷,也会让另外的一些花朵在怒放的过程中更加醒目,更加芳芬。来自古代的诗人作为乡愁、乡恋、乡情的纯情歌者,虽然没有今天常见的粉丝团、形象包装、个性炒作等等喧嚣的推广形式,却以纯文本的本真姿态,把滚烫的歌谣播撒进难忘的青翠时光,烙印在一代代葳蕤童年的心灵深处。人的童年时光当然不能重复,却可以因为诗歌的缘故而得到保鲜和升华。童年就像一朵花儿慢慢开放。诗就像一滴甘露,润泽每一颗花儿般的童心。

读一读这些时令古诗,仿佛在和古人交换亲切的心灵密码。这些有温度的文字就像会跳舞的小星星一样,闪耀着灿烂而美好的光芒。让每一段岁月都变得如沐春风,让每一双目光都变得清澈明亮。

按传统节气组合的时令古诗,列成最整齐的队伍徐徐而来,联结起美丽的光阴,把岁月的脚步装饰得芬芳而清新。相信这里的每一首小诗,都能在童心的磷片上划出一小朵灿烂的火花,照亮每一个美好的小瞬间。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孩子的教养,跟家庭贫富无关,却更多地体现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在童年播种一粒诗的花籽,就有可能收获一生的芬芳和明媚。让诗歌的光芒照耀生命之河,将来的世界肯定就会增添一份不一样的优雅、淡定和潇洒。

给孩子买的书,在质不在量;给孩子读的诗,在精不在多。最精美的国画、最标准的领诵、最精彩的赏析、最传统的时令,组合成一个最美妙、最清爽的情境空间,给孩子们带来最久远、最深刻的精神力量。人类最本真、最纯粹的情感,总是能唤起不同年代人们最广泛、最真实的心灵共鸣。这本美丽的时令古诗承载着超越岁月的美好,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年,更能让孩子们品味一生。

如果童年岁月里有一段读诗的日子,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起点啊。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时令 甘露 古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