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镇坪,大雨纷飞。在镇坪县曙坪镇桃元村村委会,人满为患。原来是镇坪县农民技能培训工程的课堂在桃园村开课了。
课堂上,家住桃元村三组的吴大叔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还不时地用布满老茧的大手在小本上做记录。谈到这次培训,吴大叔深有感触:“以前一到下雨的时候就是打打牌、喝点小酒,就算是想学习新技术也没地方学。现在好了,专家亲自给咱们上课,专门讲授蜜蜂科学养殖,还留有联系方式,不明白的可以随时问,明年养蜂的底气更足了……”
开展技能培训
让贫困户学到一技之长保持长效收入
今年以来,镇坪县以贫困村为重点范围,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中有培训需求的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种植、养殖等多个方面为培训内容,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确保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坪全力实施“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把贫困户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聚力发展。其中,“党支部+技能培训+贫困户”模式尤为受欢迎。贫困户掌握了实用技术,就等于为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到一技之长,使贫困群众有了长效收入,脱贫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
应用多媒体教学
为农民脱贫增收铺路搭桥
培育新型农民,普及科技兴农知识,为贫困老百姓增加一技之长,增强农业的内生动力,无疑是促进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要素。因此,镇坪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可谓是双管齐下。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深入田间地头、村组院落,就蔬菜栽培、畜禽养殖及经济园林管理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指导两种形式相结合,使参加培训的农民能够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有效提高了农民运用新技术、新知识的效率。
镇坪采取农民培训机构下沉、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等措施,按照“适应市场,贴近农村,方便农民”的原则,一改往日“满堂灌”培训方式,应用多媒体、幻灯片、挂实物图等教学手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农民增收、贫困户铺路搭桥。
建立农技科普站
把实用科技、经济信息送到农民手中
曙坪镇安坪村何长富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由于患有心脏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足养活一家人。去年,他参加了村里的养蜂培训班,学到了养蜂技术,在全村带头养起了蜜蜂。天道酬勤,初次养殖就获得丰收,收了400斤蜂蜜,卖了2.4万元,尝到了养蜂甜头。今年,他养的蜂又多出了5箱,发展的劲头更强了。“出门打工,身体不行,没有人要,呆在家里,又没有个技术,没有收入,人都快急死了。”提起前些年的日子,不知如何是好。“现在好了,自己有了技术,有了产业,生活有了盼头啦!”何长富乐呵呵的说。
镇坪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培训服务,根据农民培训需求,建立了5处教学实践基地,提供农业科技图书近5万册,还不断完善科普站的硬件设施,配备了电脑和音像设备。组织农民观摩学习近百次,为增进科技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还采用“固定课堂、互动课堂、流动课堂、成果课堂”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农民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培训中,农民不仅可以“点菜”,还可以“加菜”。变着法儿把实用科技、经济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切实为农村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架起致富桥。
据了解,目前采取集中培训与实践学习的方式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和农民创业等培训班共15期69场(次),并对农业技能培训农民进行了考试,合格率为98%;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5000余份,满意率达95%。着力将农民过度为收入有保障、经营有效益的职业群体。(记者 许瑶 通讯员 姚正坤 马艳)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