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监管领域,存有财务管理混乱等以下问题……”日前,江苏省常州市纪委向该市农村“三资”监管部门发出《关于基层“三资”监管存在问题及风险点分析的情况通报》。通报涉及农村“三资”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共计7个方面35个风险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共立案查处3400多件。”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春福说,这些立案查处的案件也是一个“治本资源库”,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可以查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对于靶向源头治腐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常州市纪委成立监督执纪案例综合分析组、制度建议评价组、跟踪督办组、专家库咨询组,深挖同领域同行业同性质问题多发易发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腐败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部门开展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明晰了整治任务、重点清单和治理步骤方式。
与此同时,常州市建立市委书记对问题多发部门约谈制度,市委书记根据市纪委提供立案查处情况,约谈相关部门党组负责人,促其落实主体责任,并由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监督问题整改落实。今年以来,常州市委书记已先后约谈了教育、卫生、环保等13个部门党组织一把手。
据了解,针对市纪委此次发出的“三资”监管通报,常州市委专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风险清单”变为“问题清单”,要求各有关单位列出“任务清单”和“整改报告单”,在全市开展“三资”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专项提升行动。市委农工办、经信、民政、财政、农委等成员单位各自认领任务。目前,该市市委农工办已牵头开展“三资”全面清理清查,着手对近两年来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开展核查,对扶贫开发资金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潘峰)
(责任编辑:黄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