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门似铁,宾至如归。检查员黄婧的微笑服务让旅客会心一笑
五湖四海汇东博,一带一路涌商机。伴随着“中国-东盟”伙伴关系从“黄金十年”到“钻石十年”的转变,面对逐年增长的口岸流量和习近平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广西边防总队南宁边检站始终坚持管控和服务并重,立足口岸,辐射全市,将爱民、为民、利民化为自觉行动,用专业和敬业在祖国西南门户铺就一条便捷、高效、安全的通关路,在壮乡首府唱响警民和谐的飞歌。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这个站先后获评南宁市模范边检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2015年,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南宁市唯一部队示范点接受督导检查。
2015年11月7日,在执行南宁至香港HX140次航班出境检查任务时,检查员覃锐、鲍雯雯发现3名持用往来港澳通行证的中年男子神色有异,他们声称去香港玩几天,但从其穿着、气质以及闪烁的言辞上判断,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随后的询问中,三名男子依然一口咬定此次出行是旅游,但当看到检查员从行李夹层中翻出中国护照时,他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刷白。他们承认护照中的再入境许可是通过非法中介骗取办理的,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护照先藏在行李箱中,用往来港澳通行证出境,伪造去香港旅游的假象,再用护照赚到非洲某国淘金。
“这起案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他们前往香港的手续是合法合理的。”据南宁边检站参谋长姚智文介绍,目前,南宁口岸共开通包括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三十多条航线,旅客成分日益复杂,犯罪手段更加隐秘。近年来,这个站共查获违法违规人员1000多人次,偷渡案件76起82人次,缴获毒品海洛因1883克,查获非在控人员6起9人次,圆满完成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安保任务。
查缉工作硕果累累是口岸联动“大安全”发展思路的最好体现。这个站坚持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定期对口岸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别与总队训练基地、新疆乌鲁木齐边检站建立警务培训和涉恐涉爆人员协查协作,形成“信息共享、经验互通”的良好局面;同时,与机场公安分局、内卫武警、出入境管理支队等单位加强协作,与机场集团、航空公司、旅行社实时通报,将口岸执勤执法警力纳入机场防控体系,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紧密结实的空中防护网。
“我们是威武的国门卫士,不法分子,我们坚决对你说‘不’,我们也是热情的文明使者,四海宾朋,我们热情欢迎你的到来!”官兵们始终秉承“国门似铁、宾至如归”的理念,用真诚和专业为旅客、企业架起连心桥。他们紧贴不同时期勤务要求,开通“团圆”、“儿童”“夕阳红”等便民通道,为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按照“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指导方针,依托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的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成功推出 “红高梁专勤组”和“朱槿花服务队”两大“明星团队”。同时,通过简化旅游团和航班机组通关手续,每年为旅行社和航空公司节约经费500多万元;通过定期举办边检培训班,义务为全区21家旅行社的千余名领队进行出入境业务培训,获得了驻地党委、政府的好评。
“我视力不太好,平时出门也少,你们能陪我说说话我特别开心!”4月18日,南宁市江南区新锦社区群众王阿姨激动地握住南宁边检站“朱槿花服务队”队员吴瑜的手,再三感谢帮助完成“微心愿”。
南宁口岸的明星团队、“朱槿花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队员全部为清一色的女检查员。这支队伍因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而组建,自诞生之日起,便颇受关注。也先后获评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敢做善成,能帮就帮”是她们的服务理念。这群善良的姑娘们扎根口岸服务旅客、深入家庭帮扶群众,走进社区心系居民,走向街头普及法律。她们播撒爱心,她们汇聚真情。
2016年11月,应共建单位邀请,“朱槿花服务队”的队员们在南宁孔庙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授课,活动中,三代队长黄绍荣、盘艳莙、李芸纷纷上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方式,以图片和视频辅助,生动展现榜样风采,受到官兵和职工的热烈欢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曾经帮助与代表团走失的东盟部长级贵宾重新找到入境厅,也帮助九旬台胞老人回家圆梦,找到丢失行李、开通绿色通道这些小事更是不胜枚举,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点赞’,也更加坚定了履行职责,高效服务口岸通关的信心和动力。可以说,我们和‘朱槿花’共成长。”回忆起往昔,老队长黄绍荣很有感触。
树高千尺不忘根,爱民花开报春晖。每年新兵下连,这个站都要组织官兵到昆仑关战役遗址、韦拔群纪念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升官兵“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的思想境界,筑牢热爱第二故乡的感情基础。2013年以来,这个站积极参与“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环境整治活动30余次,向新锦社区“慈善超市”捐赠物资3000余元。先后派出维和英雄周基东、覃益安等优秀官兵为广西民族大学、南宁三中、桂雅路小学等14所学校师生义务做励志报告、主题宣讲30余次,用部队官兵的正能量教育引导师生;充分利用“819”边检品牌宣传日、八一、国庆等节点,依托口岸人流量大的优势,通过采取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发放宣传单、有奖竞猜等方式,广泛新法、禁毒、文明出境游等宣传。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部队发展离不开地方的关心。南宁边检站将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当作“一把手”工程,坚持创新机制,广交朋友,先后与南宁航道管理局、中房集团广西分公司、广西建工海外集团公司、南宁市图书馆、南宁市直机关工委等12个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深化与南宁市直机关工委在党建方面的交流,牵头与南宁、桂林、北海三地空港口岸管理部门签署警地协作框架协议,以党建联创联建带动边检执勤执法合作和口岸通关联勤协作,让部队党建搭上地方党建的“快车”,进一步拓宽警地联合新平台。
“都说邻里好,赛金宝。当了这个委员,我们既是邻居,又是亲人!”2017年1月,南宁边检站家属委员会成立仪式上,在给“兵妈妈”吕英颁发证书时,她由衷感慨。
2016年《中国双拥》年度提名人物吕英,退休之前是南宁航道管理局工会副主席。知兵爱兵二十一年的她有数不清的“兵儿子”。
邕江水长情更长,慈母之心莫能忘。每年除夕,吕英都将年夜饭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在南宁站,下半场才是在她家里。遇到新兵下连、老兵退伍、战士考学这些中队“大事”,更少不了她的身影。战士们有心结,她来解,战士们想吃什么,她来做。说起和“兵妈妈”的故事,战士们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多年来,“兵妈妈”帮助1000多名战士解开思想疙瘩,帮助59名战士圆了“军官梦”。而吕英和中队战士们的深厚情谊,也正是南宁边检站和南宁航道管理局两个单位良好共建关系的缩影。
南宁边检站和南宁航道管理局,一个是邕江流域“守护神”,另一个是南疆空中“国门卫士”,是一对有深厚历史的“好邻居”。1996年正式结对之后,南宁边检站充分利用部队优势,每年义务为航道管理局职工开展国防知识普及、军事技能和反恐防暴技能训练;“门对门”的航道管理局延续拥军的好传统,每年元旦、春节、建军节登门看望慰问,并主动为官兵提供人文讲座、计算机辅导、文化补习等智力支持。由于卓有成效的共建关系,双方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南宁市评为军(警)民和谐单位、“双拥工作十佳对子”,在绿城南宁唱响“警爱民、民拥军”的时代主旋律。(朱亦明)
[责任编辑 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