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海口,和风惠畅,煦阳送暖。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之后,海口分别在1992年、1996年、1999年、2004年、2006年、2010年、2012年、2016年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誉称号。这可是全国为数不多创下“八连冠”的省会城市。
去年,驻市军警部队共参加海口“双创”活动50多批次,出动兵力12000多人次,先后在南海大道、秀英大道、滨海公园、海榆中线、海秀镇、云龙镇、旧洲镇、滨海新村、海口火车站等地及部分“三无小区”、部队营房周边开展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这是椰城人的福气,更是军营里的荣耀。
这座模范城,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
21日,海口市民政局“双拥”办负责人自豪地说,近年来,海口市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同步发展,去年7月成功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目前,全市走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军民融合,党政军民情同鱼水
在海口,每年借助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组织过“军事日”等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这是“规定动作”。于是,市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到省军区、南航部队、省武警总队开展“军事日”活动。
当然,海口市“双拥”办负责人不忘跟记者罗列这些年先后出台的“暖心文件”——《海口市拥军优属暂行规定》《海口市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意见》《海口市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拥军优属工作的意见》《海口市驻市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五年规划》等文件。
“目前,海口市与解放军第187医院、省武警总队医院、省边防总队医院等医院和多个部队对外门诊部,建立军民深度融合合作关系,军地良性互动。”他说,“还有,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为驻市军警部队培养专业人才,有学历教育也有短期培训。”
近年来,全市表彰了41个“‘双拥’工作模范单位”和40个“‘双拥’工作模范个人”。全市有5个单位和4名个人被海南省评为“‘双拥’工作模范单位”和“‘双拥’工作模范个人”。
危难关头,子弟兵舍身为百姓
“海口舰”是南海舰队的主力舰艇之一。立足海洋,“海口舰”先后完成了索马里亚丁湾护航、马航失联飞机搜寻、环太平洋军演等重大军事任务,成绩显著,荣立了集体一等功。其与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结对开展军民共建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交流学习技能,实现了思想作风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双丰收。而该公司则先后被省、市评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2015年年初,公司代表赴北京出席了2015年军民迎新春茶话会。
2014年7月,海口市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袭击,全市交通中断,断水断电7天,近百万群众被困,亟待救援。
在最危急、最困难的关键时刻,驻市的省军区、南航部队、武警、边防、消防等军警部队给予我们海口最有力、最无私的援助。部队官兵从将军到士兵第一时间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抢险救灾主力军、急难险重突击队的作用。
海口市“双拥”办负责人跟记者说道,当时朋友圈分享最多的赞言就是“危难关头,能够舍身为老百姓的,还是咱们的人民子弟兵!”
服务至上,尽心竭力排忧解难
海口市“双拥”办负责人坦言,海口“双拥”工作经费上舍得投入,尽全力将拥军的事情想得周到,解决好部队后顾之忧。近年来,累计拨款6.76亿元用于支持部队建设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助解决战备训练、演习执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记者在市“双拥”办的工作计划上看到,要积极协调解决好部队官兵面临的“转业军人有好工作”、“随军家属有好安排”、“军人子女有好教育”,让官兵共享地方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为部队练兵打仗提供坚强后盾。
“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海口生活基地建设,全市高度重视细致协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675.23亩土地的征收任务。” 该办负责人说道,在部队子女就学方面,特事特办,近年来为4692名部队子女解决了上学问题。
该负责人颇有感慨地介绍,“海口的安置任务几乎占全省一半,安置难度逐年加大,我们都在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做好安置工作,先后接收安置转业干部381人、军队离退休干部124人、无军籍退休和退职职工331人,实现随军家属就业120名。接受报到退役士兵2226人,尽心为驻市部队排忧解难。”
[责任编辑 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