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西安市低速高排放车辆“I-M”工作机制现场会在西安交警未央大队召开。
现场会上,西安交警未央大队民警为大家用视频展示了“I-M”机制具体工作流程。“I”指环保局指定的汽车尾气排放监测站,对于尾气疑似不达标的,将被各区县联合执法人员带领当事人,将车辆暂移至“I”处进行检测;“M”为交通局指定的汽车尾气超标整治站。对于在“I”处检测尾气超标的车辆,将前往“M”处进行维修整治,并还要回“I”处复查。
“I-M”机制就是开展联合尾气路检工作,对于黄标车、冒黑烟车以及低速高排放车辆进行专项检查。今年共开展机动车尾气联合路检工作303次,出动警力783余人次,共查处尾气超标车795例。同时,未央大队结合网格化勤务机制,由各网络中队采取设点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处无标车、黄标车走禁行380例,查处货车走禁行交通违法13968例。
在夜间开展路面联合执法工作,尤其是辖区泔水车行驶较为集中的太华北路、未央路、北三环等重点路段运载泔水的低速高排放车辆存在尾气排放不合格、证件不全、无照驾驶、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并于今年查处违法泔水车148辆,查处冒黑烟车61辆。
今年,交警未央大队主动承担1351辆黄标车淘汰报废任务,采取广泛摸底排查、强制注销报废和深入宣传补贴政策等措施,截至7月20日,2017年度黄标车淘汰任务已全部完成。
现场会上,西安交警支队秩序处处长何幸说,今后继续加大路面管控,泔水车的整治要疏堵结合,对不同运输车型分类管理,严厉打击冒黑烟、脏乱差等泔水车,坚决查扣,除加大路面管控外还要紧抓源头管理,西安交警的各大队之间要积极协作,共享信息,厘清泔水车、冒黑烟车、渣土车的所在地、运输线路等基础信息并登记造册,同时与各区、管委会、开发区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泔水车整治、运输、消纳等一系列工作,确保“I-M”各个环节不出问题。(王欣妍)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