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5日讯 7月25日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预算收支情况。2017年上半年陕西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动力增强、持续向好”态势。
陕西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刘红春发言
1-6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95.74亿元,占年度收入预算的58.6%;自然增长8.79%,剔除“营改增”体制调整等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3.7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8,17个百分点。实现了“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目标。1-6月份,全省财政支出2584.95亿元,占支出调整预算的56.81%,增长18.69%,确保了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执行特点:
全省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月持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至6月中旬提前实现过半目标。
税收收入增速较快。税收收入完成774.91亿元,增长19.52%,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9.08个百分点;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70.7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35个百分点,反映出陕西省经济质效提升、企业效益好转的运行态势。
非税收收入占比下降。全省非税收入完成320.83亿元,剔除从今年开始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改列公共财政预算的影响后,同比下降12.9%,全省非税占比29.28%,较上年同期降低6.35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力度继续加大。在去年全年减轻企业负担350亿元的基础上,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为三档;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由上限30万元提高50万元。鼓励创新创业,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等等。据统计,今年1-5月份,“营改增”试点为陕西省实体经历减税53.03亿元。目前陕西省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53项,其中涉企收费30项,是全国省级涉企收费项目较少的省份之一。
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特点:
支出进度加快。通过及时下达拨付预算资金,加大支出进度通报力度,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在全省开展“支出管理效益提升年”主题活动,促进加快了支出进度,完成调整预算的56.81%,支出进度较上年同期加快6.62个百分点;增长18.6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3.12个百分点,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80%。上半年,财政民生支出合计完成2148.71亿元,同比增长18.99,占全省财政支出83.12%,兑现了已出台的各项民生政策,事关人民群众切生利益的教育、社保、扶贫等重点支出均得到了较好保障,保持了较高增幅。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61%,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增长22.47%,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4.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5.31%,扶贫支出增长182.34%。
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支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争取国家奖补资金,推动落实钢铁行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促进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支持钢铁、煤炭行业职工分流安置。大力支持保障房建设,统筹棚改货币化安置与房地产去库存,推动降低量商品房库存、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和入住率。“资金”变“基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通过省级产业母子基金运作,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陕西省航空航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大数据、新材料、军民融合、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现有基金28支,总规模835一元,省级出资56.7亿元,搭建了支持产业发展的平台,发挥了撬动作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展俊)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