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西安6月27日电 要想富先修路,便利的交通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2016年,宝鸡市金台区就把实施进村“最后一公里”工程,作为破除农村交通瓶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为全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
金台区金河镇陵玉村是金台区9个贫困村之一,过去进村的水泥路建成了,但通往村里各组的道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今年5月份,这一窘境成为历史。金台区交通运输局着手对通往该村二组、五组、七组、九组的道路进行改造,投资240万元新修硬化道路达5.7公里,终于在麦收前竣工,从根本上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该村的交通出行状况。如今路宽的能过两辆车。
比陵玉村更靠近市区的金台区金河镇陵原村,交通状况也正逐步改善。进村入组的道路往往是点多、面广,每条路最短的几十米,但就是短短的距离,也要让百姓走得舒服,走得便利。面对工程量小,大型机械无法施展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干脆上手干。6月21日,记者见到工人正顶着烈日在陵原村五组郭永红家门改造道路,预计这条土路将在本月内变成3.5米宽的水泥路面。“这以后就不怕雨天出门了,小车也能开到家门口,比过去方便太多了。”
农村交通状况的变化源于金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快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夯实了民生工程责任。并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上给予了较大倾斜,落实项目区级配套资金4200万元,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宝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台区委书记景耀平表示,去年,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该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对全区农村公路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金台区2016年-2018年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建设“六大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资1.27亿元,建成乡村公路涉及4镇3街83个行政村509条344.627公里,用3年时间打通村与村之间的断头路,硬化村组之间的通组路。
仅去年一年,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04条125.7公里和3座桥梁80.08米,总投资4406万元,涉及3镇3街43个行政村。其中完成通村公路畅通工程15条20.2公里;新建通村公路联网工程39条35.9公里;硬化村庄道路工程143条42.4公里;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7条27.1公里;新修硖石桥、张家崖桥、太平堡桥3座桥梁,全长80.08延米。随着一批“致富路、民生桥”的建成,金台区交通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项目计划投资520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203条153公里,涉及三镇二个街道办事处37个行政村,惠及群众3.71万人。主要包括建制村联网工程101条93.13公里,实施村庄道路硬化工程93条26.63公里,实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9条33.3公里。重点加强对9个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投资1400万元新修致富路24条34公里,优先解决贫困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此外,新筑挡墙1309立方米、防撞波形护栏4.3公里,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道路26条26.09公里。
如今,金台区精准施策,不断建设完善农村公路路网。路宽了,设施更好,出入更便捷,经济收入也在稳步提升。金台区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正有力地带动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承担开路先锋大任。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条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村路”,将变成“便民路”、“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连接着产业基地、连接着旅游景区、连接着镇村,搭建起城市发展的骨架,撑起经济发展的脊梁。(郭月宁 通讯员 张超)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