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克敬、肖云儒、高建群等名家直言,“回归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厚壤里寻找高考作文题,无疑是智慧的,这对于考查高考考生的作文能力,事半功倍,大有益处。”
肖云儒:能测出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力
肖云儒认为,根据古诗句自拟文,对于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目,更加丰富多彩,因为考生自主发挥的余地特别大。他说,“题目我觉得好,内容很宽泛,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至于入手的难易程度,在肖云儒看来,“也容易也不容易,因为宽泛可发挥,这样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能测出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力,古诗词积累丰厚的学生更容易发挥水平。死背书的不容易做好。”
高建群:拼好“七巧板”需要技巧和积淀
高建群认为,如果不苛求的话,今年的出题水平还是不错的,“如果要打分,当属于中等偏上。”他认为出题思路很好。“过去科举时代考试,都是给考生命题作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类,或者列一个事件,让考生抒写自己的想法,主考官要从中看出家国情怀。作文一直都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游戏。”
高建群认为今年的题目很开放,既考查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又考查了考生思辨能力。他说,“要让学生找出诗句间的内在关系,这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完全没有接触过,硬要把内容凑在一起就显得牵强。像拼七巧板,没有方法把几个毫不相干的东西拼到一起,不太好拼。”
“如果语文教学进行过类似训练,学生掌握了方法,已经习惯了发散性思维,还比较好做。但必须承认,要让学生谈出深度、新意,是很困难的。至于要想写成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则是相当困难的,需要熟练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积累。”高建群说。
吴克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新文化
吴克敬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设计的不错,他说,“我们的教育,偏重新文化是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有了照顾传统文化的倾向,这题是大家所乐见的,继承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新文化,是一个民族不断走向强大,走向繁荣的根本出路。”
吴克敬认为,这个题出得好,但要答好却不容易。“六句古诗词都不生涩,其所传达的深意,亦不推揣摩。但这都是先贤客观的表现,要自己感悟,并依此为论据,讲出自己主观的认识,而这个认识还不能说空话、说大话,要说得入情入理,把自己融入进去才好。就看考生在六句古诗词里怎么选择,怎么理解了。”
如果变身为今年一名普通考生,吴克敬会选择这六句话中的哪些来写作呢?“我会先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两句诗来写。故乡的月亮、花中第一流,既是作者最不能忘的那一份情,更是作者不懈追求的方向。容易融入自己的感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吴克敬说。三秦都市报记者 夏明勤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