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村所处的山岔川道很早就有渭北“小江南”之美称。
和这里许多村庄的村民一样,高村人大多也是来自四川、湖北、安徽的“移民”。上世纪80年代末,勤劳质朴的山岔人依托清澈甘冽的山岔河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始种植水稻,种植面积曾达1100亩。
当年“碧波稻浪”“稻花飘香”的美景在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上成为独具特色的江南风光;当年,这里生产的稻米由于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口味独特而畅销市场、供不应求,后因劳力、价格等因素影响,群众耕作积极性受限,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2016年,在宜君县产业政策扶持下,水稻在山岔川高村再度种植发展,水稻种植不仅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产业格局,带动了全村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村水稻产业必将重现辉煌。(王艺萤 通讯员:周培生 奚淑亚)
[责任编辑:羽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