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遏制党员领导收送礼歪风 79名干部被处理
2017-05-17 17:54:01   来源:中国网

今年以来,甘肃省庆阳市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送礼歪风问题,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亮剑,重拳整治,肃风正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网西安5月17日电 今年以来,甘肃省庆阳市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送礼歪风问题,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亮剑,重拳整治,肃风正纪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对在跑项目、争资金、拉关系、“寻靠山”中向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收送礼金的66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对11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立案调查,对2名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党员干部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庆阳市一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忏悔录中写到:“给领导干部送礼,不仅亏了腰包,毁了前程,还败坏了党风政风,真是一举三失。”。

动辄则咎 抓细抓小

换届以来,新一届市纪委常委会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抓起,从一些暂存线索、遗留案件入手,既减存量又遏增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上级交办和来信来访、明察暗访、市县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市纪委每半月召开一次线索评估会,对有关问题线索集中会诊,科学研判,精准处置。对上级交办的62件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级别、管理权限和涉案金额等,逐一分解细化处置意见和处理措施。对41名在争取项目资金中向上级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送礼的县(处)级干部,市纪委对其进行了约谈告诫、批评教育,促其红脸出汗,认识错误。对6名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依然我行我素的党员领导干部,由市纪委副书记对其实施了诫勉谈话。对21名乡(科)级干部的有关问题,市纪委提级查明事实,提出具体处理措施,交清责任,跟踪督办,责令17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作了深刻检查和情况说明。一名县直部门负责人在民主生活上解剖自己:“以前为了跑项目,争资金,我们给上级领导送礼拉关系,都是党性不强、不纯的表现,经过组织批评教育,让我红了脸,出了汗,认识了错误。”

从严执纪 寸步不让

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认真梳理总结收送礼品礼金问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治病救人。按照收送礼金目的、性质、金额、次数等要素,理清三个重点,即拉关系“寻靠山”、争取项目资金和跑官买官。对触碰纪律红线的党员干部和“关键少数”,运用行政、组织、纪律和法律等手段,综合开方施治,从严执纪问责。市纪委对11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立案查处,给予党内轻处分、组织处理6人;给予党内重处分、组织调整3人。对涉案的7名党政一把手分别给予了行政降级、改任非领导职务处理。对1名边收边送的市直部门(单位)一把手给予了撤销党内职务、撤职处分,责令上缴了违纪资金;对1名跑官要官、收送礼金的县委常委给予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市直机关工委对一名乡科级干部收受礼品礼金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并责令收回了其吃空饷的违纪资金25.7万元。针对一些收送礼金问题比较严重的系统、部门,市纪委及时下发了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强力问责,限期整改,推动作风建设总体向好。

警示教育 强烈震慑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肃风正纪的同时,注重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发挥执纪审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市纪委召开了市、县、乡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和本土案件,警示教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牢道德高线,守住思想防线,不触纪律红线。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把送礼当成小事,现在把送礼当成纪律,抓到了点子上,管到了关键处,让我们能聚焦主业,清清爽爽干事创业了。”

在年初召开的市纪委全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焦石斩钉截铁地说:“对收送礼金问题持续发力,重典治乱;对顶风违纪干部重拳惩治,绝不手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打造庆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目前,市直部门和县区召开各类警示教育会议13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六千人次。( 朱洪涛 任媛媛)

[责任编辑:羽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庆阳 歪风 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