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玉祁 百姓舞台——无锡重建“玉祁戏码头”
2017-05-17 09:47: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非遗文化继往开来结硕果,优秀传统光前裕后展宏图”。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近日举行“玉祁戏码头”揭牌仪式暨锡剧梅派传人倪晓芳个人演唱会。

符志刚

“非遗文化继往开来结硕果,优秀传统光前裕后展宏图”。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近日举行“玉祁戏码头”揭牌仪式暨锡剧梅派传人倪晓芳个人演唱会。锡剧王子周东亮、越剧王子赵志刚、扬剧王子李政成等戏剧名家到场祝贺并献唱。

玉祁“戏码头”溯源

玉祁素有“戏码头”之称,这是由玉祁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决定的。玉祁自古便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早在清乾隆年间,玉祁就已成为商贾云集的江南水乡重镇,被誉为“小无锡”。而后,全国各类戏曲演员特别是京城名角到上海演出必先到玉祁登台。此时,锡剧(滩簧)已在玉祁登上百姓舞台。至清咸丰及光绪年间,玉祁的李家班、薛家班、唐家班等演艺滩簧班子相继涌现,玉祁已盛演锡剧(滩簧),民间艺人层出不穷且薪火相传,锡剧艺术成为玉祁及周边江阴、武进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玉祁因此成为锡剧发源地之一,时称“东有羊尖,西有玉祁”。1976年,玉祁又创办了“小红花”锡剧艺术团,即现在的惠山区红花锡剧团。上世纪90年代初,玉祁戏曲协会成立。1992年玉祁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1995年被无锡市文化局命名为“锡剧之乡”,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

现代锡剧传承基地

为进一步传承锡剧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氛围,打造“凤鸣玉祁,百姓舞台”品牌,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无锡市文广新局、惠山区文体局、玉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顺应民心,积极扶持、恢复重建“玉祁戏码头”这一锡剧传承基地。自2013年4月13日戏码头正式恢复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场锡剧票友演唱会和锡剧名家流派演唱会,还将戏码头演唱会列为每年“三月三”凤阜民俗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且一年四季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真正成为省、市、区、街道各级领导关心群众生活的联络站、锡剧名家名票的大舞台和锡剧艺术的传承基地。

作为玉祁土生土长的民营剧团,红花锡剧团是锡剧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该剧团始创于1976年,已有40余年历史。尽管经历了锡剧艺术的兴衰起落和风风雨雨,但这个剧团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其中除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还有吴俊义、张建军等一批锡剧艺术的热爱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坚守。特别是近10年来,他们在江苏省锡剧团、无锡市锡剧团的支持下,创排了《命运》《人生》等多部大型现代锡剧。这些剧作主题鲜明,题材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表演接地气,因而深受群众喜爱,每部戏都要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巡演数十场,且场场爆满,涌现出钱伟、倪晓芳、殷玉婷等一批优秀演员。而一年一度的玉祁戏码头,也成为这些本土演员与外埠同行同台献艺、切磋技艺的大舞台。群星璀璨的戏码头,不仅彰显了玉祁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新品牌,而且赋予锡剧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新的活力,重新焕发青春,并越开越鲜艳。

薪火相传 梅韵流芳

同日,玉祁街道在举行重建“玉祁戏码头”锡剧传承基地揭牌仪式的同时,还举办了锡剧梅派传人倪晓芳演唱会。倪晓芳从艺35年来,在锡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继承了梅派嗓音甜糯圆润、韵味醇厚,刚中有柔,委婉细腻、曲折多变的特征,将梅派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在诸多悲剧剧目中,其表演更是催人泪下,震撼人心,为丰富和发展锡剧事业、传承梅派艺术作出了贡献。

本次锡剧梅派传人演唱会再次得到了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大力支持。4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在玉祁影剧院举行了文化惠民送锡剧进基层活动,演出了大型锡剧《草命天子》《珍珠塔》等经典剧目,为广大百姓送上了一份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无锡 码头 舞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