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地处和家庄镇和家庄村,是一所规模小、底子薄的乡镇薄弱学校。站在教育改革的新起点上,该校结合实际,把办学思路定位在“文化立校”上,用“和”文化做引领,精准规划,以和嘉美、以和立德、以和尚学、以和启智、以和强能、以和健体,力求教育环境精美、教育态度精心、教育活动精彩、教学管理精细、教学方法求精巧、教学研修精深,打造出具有“和”文化特色的农村精致学校。
精确定位,打造特色的学校“和”文化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本,精神文化是立校之魂。在传承中华传统和文化、挖掘和家庄镇本土和文化的基础上,精确定位,提炼出学校文化,即“和”文化,并取校名的第一个“和”字作为校徽,体现出学校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展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教育信念。同时确立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并把“中和仁爱、人和致知”作为校训,引领学校走上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松柏互为映衬,“弘扬和文化,践行松柏精神”成为文化主题,成为标识和品牌,成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文化追求,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从而打造具有和中特色的和谐校园、塑造和中文化品格、营造和中文化氛围、培养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进而培养和中人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形成学校的核心凝聚力。
精准规划,打造精美的环境“和”文化
在环境建设中,该校突出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育人氛围,合理调整校园布局,重新规划配置,按照区域和功能不同构建了6个环境板块,打造出和谐共生、雅而有致的环境”和”文化:(一)松柏相映,和美高洁。(二)岁寒三友,和衷共济。(三)桃李满园,和谐雅致。(四)育桢哺育,和亲慈爱。(五)依依杨柳,和畅惠风。(六)俭德修身,和贵尚礼。同时,对校园所有树种进行了挂牌,既增长了学生们的见识,又使绿色校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精心组织,打造精彩的德育“和”文化
该校在“1268”德育框架构建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挖掘德育”和”文化的内涵,吸收《中庸》的“守中致和”和孔子的“仁爱”思想,融合 “五仁五爱”(五仁,即孝、悌、忠、信、恕;五爱,即爱国、爱家、友爱、博爱、天爱,形成了中和仁爱、崇德尚学的德育”和”文化,以此引领该校创建了“师生结对,全员育人”模式,并把“和”文化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精心组织“缅怀伟人 感恩励志”主题升旗仪式,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的斗志;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展现出学生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红领巾大讲堂”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读写,书香校园”读书比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些活动发挥着“和”文化育人的作用,致达人心和善、行为和谐、班级和美、校园和顺!
精细管理,打造精致的教学“和”文化
该校一直把 “人和”的思想作为教学管理“和”文化的理论支撑,提出了“人本和谐”的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人和致知,精细管理”的常规教学工作思路,采用“学段主管、条块结合、目标整合”的新型管理模式,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的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全面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 要“轻”,质量要“高”),营造出“充满民主气氛、洋溢自主精神、激荡教育智慧”的教学管理文化氛围,形成了“团结、务实、勤政、高效”的领导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探索、奉献”教师工作作风。
精密部署,打造精深的教研“和”文化
教研是强校的重要途径。和则兴邦,和则强校,“和而不同”的思想为该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断挖掘“和”文化精髓,经过不断修改、实践、沉淀,形成了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的教研“和”文化特色。调整教研部署,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开展“我的有效课堂”活动,提高了校本教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达到和而不同,丰富校园”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活动中资源共享、制度规范、过程详实的“和”,兼容个人教学风格的“不同”,充分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率先开展全程跟教暨影子培训活动,这一创新做法,提高了教师素质,彰显出该校在困难中积极进取的松柏精神、创新精神。积极主动地邀请专家来校讲课、讲座,并与其他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古莘教育讲师团携手教研室中教组和小教组,分别在该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精致的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家长送孩子放心学习成长的地方,更是向社会传递和谐和进步信息的窗口。人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校和万事成。在撸袖加油、追赶超越的今天,让“和”文化从“心”出发,引领合阳县和家庄镇中学打造出一流乡村精致学校。(通讯员 马秀珍 卢和平)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