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的拥军,厚实了拥军大厦的地基,使拥军有了更充沛的源头活水。
瞄准帮助军人军属解决医疗大额开销、创业筹资、购房购车等困难推出的“军人贷”业务短短数月,就发放贷款2500万元!近日,某银行推出的“军人贷”业务经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军人军属及社会各界持续点赞。
这一拥军举措之所以受到高度赞誉,是因为其方法新颖,实用性强。正如一名网友所言:“真正把子弟兵当亲人,拥军就会脑洞大开,就会在精准拥军中,帮军人的难,除军属的烦。”
双拥运动是我党我军特有的优良传统。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长期以来,发祥于延安的拥军优属活动,主要拥军时间集中在了节假日,拥军人员主要是各级领导,拥军形式主要是给钱给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军人军属的需求日趋多样,创新拥军方法,拓宽拥军渠道,使各项拥军举措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军人军属的现实需求,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为拓宽拥军渠道,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不少省份先后出台了各种举措。比如,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完善拥军政策、增强军人荣誉感的意见》,江西省在今年年初颁布了《江西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等等。前不久,安徽省地方法规新闻发布会透露,《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新《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动拥军工作创新发展,突出对优抚对象实行普惠加优待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落实到住房、就学、就业、社保、安置等方面,受到广大军人军属的交口称赞。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种社会化拥军的趋势正在形成。比如在江苏张家港市,政府紧贴部队官兵实际需求,主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拥军,走出一条志愿服务、爱心认捐等形式多样、参与度广的拥军新路径,营造出浓厚的拥军氛围。
今年2月中旬,一条《浙江中小学设立2900多块军人荣誉墙》的新闻刷屏网络。据报道,为使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浙江省决定在中小学设立“最可爱军人、最骄傲校友”荣誉墙,介绍在本校上过学并建功军营的优秀官兵。全省荣誉墙的数量在2013年为287块,2014年为453块,到2015年已达2927块。该省大学生士兵的征集比例,也从2014年的40.3%激增到如今的68.5%。对此,浙江省一位领导说,让当兵热起来,让军人成为年轻人的偶像,给部队输送更多更好的兵员,就是最好的拥军。
如果说过去拥军我们重在政府主导、“大水漫灌”,那么今天的拥军则更凸显了瞄准急需、对症下药。这种多途径的拥军,厚实了拥军大厦的地基,使拥军有了更充沛的源头活水。
与拥军思路大开同步,我国拥军政策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为了使拥军更正规化、制度化,国家继修订或制定《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后,一系列着眼解决军事设施保护、军地纠纷协调、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维护等问题的法律法规也在酝酿之中。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一个个“脑洞大开”式拥军举措的实施,以及一部部更有针对性拥军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拥军工作将会呈现更加喜人的局面,子弟兵也一定能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蓄起“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足够底气,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激荡出澎湃的力量。(徐绿山)
[责任编辑 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