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政府办公室驻村干部多点发力打通脱贫致富康庄大道
2017-11-16 14:56:31   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榆林市政府办公室把脱贫攻坚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时间组建了由一名副县级领导任队长,三名科级干部为队员的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深入帮扶村——清涧县宽州镇呼家岔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谋、同干。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让呼家岔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呼家岔群众由此也昂扬阔步踏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驻村干部与工程队协调路灯安装工作.jpg

驻村干部与工程队协调路灯安装工作

补短板,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驻村工作队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重点在基础设施滞后这一短板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搞协调、促开工、为民利、谋民富。一年多来,先后为村里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20多万元,实施了村级阵地、文化广场、安全饮水、环山道路、淤地坝、村卫生室、道路硬化、道路亮化等八大工程,全面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自豪感,为如期高标准脱贫夯实了基础。

 

清涧县第一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jpg

清涧县第一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兴产业,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注入强劲动力。驻村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根据村情、民情、户情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一体两翼,多轮驱动,多点发力,全员覆盖”的产业发展新思路,力求形成村级有特色,户户有项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贫困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首先,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着眼于村情实际,把光伏产业项目作为首要目标。在积极开展项目选址、土地征用、植被补偿、道路建设等前期工作的同时,通过一次次汇报争取、一次次沟通协调,最终使呼家岔村成功入围全市光伏电站建设的大盘子。呼家岔村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模为200千瓦,总投资140万元,设计使用年限25年,该项目于今年7月4日开工建设,11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成为清涧县2017年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并网发电的村。该产业每年可为村级留成10万元以上,这必将成为呼家岔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也必将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强劲的活力和清新向上的动力。其次,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驻村工作队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逐户制定产业扶持计划,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超100亩的大户有2户;养牛户7户,养羊户4户,养猪户1户。可以说,种植、养殖产业既是呼家岔村安民心、促发展、增收入、保稳定的战略性产业,更是确保贫困户实现“不愁吃、不愁穿、能致富”的传统优势产业。第三,有序开展劳务产业。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和全面分析,提出了“长短结合,有序输出”劳务输出思路。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支持9名年富力强的未婚成年人长期外出打工,既学习劳动技能,又增加经济收入;既开阔眼界,又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村级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与施工单位协调,凡在本村设施项目需要用工的,首选本村劳动力,为本村剩余的19名劳动力创造短期打工机会,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驻村干部深入贫困户了解实际情况.jpg

驻村干部深入贫困户了解实际情况

市政府秘书长看望贫困户.jpg

市政府秘书长看望贫困户

强经济,提高群众脱贫造血功能。驻村工作队借鉴各地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从驻村起就积极引导、发动、帮助村里的“能人”发展新的经济组织,通过长时间、全方位、宽领域的政策宣讲和技术指导,村内及周边村庄几个有年龄优势、有知识储备、有经济基础、有市场眼光、有带动能力的“能人”逐步认识到了发展的机遇,他们先后成立了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羊、养牛、养猪等传统养殖业;也有部分群众承包村集体土地或流转其它村民的荒山地从事规模种植业;还有部分村民依据自身条件发展成为养殖大户。目前,呼家岔村已经成功采用新型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方式,实现了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群众贷款难题,驻村工作队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在呼家岔村成立了总额为30万元的村级互助资金,村民可自愿入股,每户群众年可贷款1万元,有效缓解群众贷款难题。村民们兴奋地说:“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不仅全面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为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一心一意帮助村民实现小康梦”。

驻村第一书记与工程队协调工作进度.jpg

驻村第一书记与工程队协调工作进度

重教育,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呼家岔村目前在家居住群众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在党的扶贫惠民政策光照下,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的帮扶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他更着急,他不脱贫干部交不了帐,而且脱贫表上要他签字!针对这种“不近人情”的现象,驻村工作队多方面寻找原因,一方面是群众封建保守,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在作怪;另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教育缺失。基于这一认识,驻村工作队把让贫困户树立主动脱贫意识和老百姓的教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在认真办好政策宣传专栏及书写大幅标语外,更多的是组织驻村干部到群众中去,开小型院子会,给群众交一些政策的底,讲一些政策的精髓,跟群众交心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乐,让衣食父母知道干部吃的苦,让他们也心痛干部,以此教育并让群众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以此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此让贫困户经济、精神“双翻身”,“口袋”、“脑袋”同富裕。(李高飞)

[责任编辑:任湘萍]

相关热词搜索:榆林 多点 脱贫致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