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2日讯 记者从3月1日召开的陕西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将继续推广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群众就医负担。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保证群众就医总体负担不增加
今年4月开始,陕西省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疗行为监控等措施降低虚高药价和不合理医疗费用,腾出空间用于调高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调高的部分与医保报销相衔接,保证群众就医总体负担不增加。
陕西省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扩大到31省
陕西省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各类医保制度经办衔接机制,实行“一站式”报销;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
据悉,陕西省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已签约扩展到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跨省结算定点医院再增加了130多家,将逐步启动实施。目前已开始实施异地结算的包括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四川、贵州、西藏、海南、甘肃等9省份。
一半以上市县实现90%病人县域内就诊家庭医生覆盖率要达30%以上
陕西省推进综合医改试点,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今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市县实现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目标。通过网格化管理、团队式服务,以及提高医保支付比例等举措,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今年陕西省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推行“诊间结算”等便民服务填补新建社区医疗机构空白
陕西省将实现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诊疗,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行“诊间结算”“出入院床边结算”等便民利民服务,逐步破解医院“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问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填补城市新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空白,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科学指导用药,提高病情稳定率。(羽伟东)
[责任编辑:辛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