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陕西居民收入“二升二降” 政策性增收成主要动力
2017-02-28 14:40:15   来源:中国网

日前,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7.2%,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同比分别下降5.9%和9.6%

中国网开发区频道2月28日电  日前,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7.2%,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同比分别下降5.9%和9.6%,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最快达19.6%,收入结构呈“二升二降”结构,其中行政单位及企事业单位工资普调、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性增收成为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动力。

政策性调资成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

2016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877元,同比增加1135元,增长7.2%,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最高达59.3%,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去年陕西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源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工资改革,2016年全省各市(区)再次上调考核奖励标准,多地区人均较上年增加2000元左右,平均增长20%左右。其中,西安市区县街办人员车补从去年7月份补发,年内一次性发放到位。同时,机关年终目标考评奖平均比上年增长20%左右,涉及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8万人。

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带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去年,陕西出台《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陕人社发[2016]37号),统一对退休人员工资进行了调整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来“十二连涨”, 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居全国第12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最高补助额达到2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分别高出国家标准20元,居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2344元和户均1407元,有效的保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和改善。

各市(区)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呈现小幅增长

一方面2016年全省股市、期市行情波动剧烈,并没有大幅好转迹象,债市、基金收益率逐步走低,城镇居民投资理财收益下降,导致全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呈现回落明显。虽然全省经济仍处于缓慢上升期,但是城镇居民经营收入增长受到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农家乐和自驾游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日常休闲的首选方式,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其中汉中市国庆节期间接待旅游者388.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和20.4%。清明小长假共接待游客212.69万人次,同比增长62%,实现旅游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65.8%。咸阳市乡村游市场火爆依旧,继袁家村、马嵬驿后,泾阳的茯茶小镇在上半年也呈现了井喷式发展。(黄瑞娇)

[责任编辑:羽伟东]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 收成 政策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