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开发区频道2月27日电 2月25日下午,西安水陆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召开,多位水陆画研究专家及收藏界的专家莅临研讨,会议由馆长木南主持。自水陆画展览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幕以来,众多社会参观人士和一些爱好者反映很好。
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咸建军发言说:正因为这批东西来之不易,保护本身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藏家蔡元平老师多年来一直集全部积蓄在收集、研究和保护。水陆画本身是我们民间非常喜欢的,而且凡是拥有它、绘制它的人都怀有敬畏之心,凡是参观它的人也都会敬畏。蔡老师的藏品作为一批杰出的遗存,我们都希望从各个方面来推介和保护它。
中国水陆画研究会会长、水陆画收藏家蔡元平老师表示,开研讨会是因此次水陆画展览来参观、交流的人确实不少,今天与会的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水陆画展览结缘的。水陆画目前在收藏方面是冷门,收藏的人比较少,一般字画大家好来共享,水陆画很难找到知音,所以今天把大家请来互相学习,也希望大家来补充一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兵马俑博物馆首任馆长吴梓林发言说,蔡老师收集水陆画对民族的文化保留确实起了很大作用,确实像一个小敦煌在长安出现了。我非常支持他,现在许多地方还欢迎他去办展览,这样就是在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拜根兴教授说,在建大这儿住了20多年了,所以首先要感谢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因为离得很近,一有展览我就过来看。同时也要感谢蔡老师,他收集的遍及全国各地的水陆画。让我们从中可以回顾佛教的历史。
佛教自两汉以后进入中国,到唐代有了大的发展。佛教有几大宗派,在佛、道、儒三教融合,水陆画再之后期间慢慢传播,在宋,元的时候,南方的水陆画流传面很广,北方好象没有,其实,我想应该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这种情况肯定是北方也有。
另外,蔡老师刚才提到交流,韩国有关水陆画也很多,他们的寺院、寺庙也多的很,我看南京艺术学院一个韩国的学生竟然博士论文写的是“中韩水陆画比较研究”。至少从韩国方面来说,认真的做这方面的研究了,但是我们了解韩国的水陆画有多少,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我觉得空间还很大。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徐涛教授说,唐代虽然离我们而去,唐代的艺术文化一直影响着我们,一直在深远的影响着唐宋以来,包括明清文化。水陆画从宋代以后开始兴盛,既有绘在墙壁的,也有类似卷轴的作品,卷轴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壁画,虽然说绘画很多都是名门画师所传承的,但是这些画师并不是凭空创作,他们有一个样本,祖本,艺术的传承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蔡老师收藏的水陆画,水陆画系统的收藏,其实是不多的,除了山西有一些,还有陕北洛川有一些系统的收藏,在民间是比较零散的,更难有人把它进行研究,我们研究的更着重于比较完整的。我看了以后,印象比较深的,是里面有相当多带有供养者的姓名,我觉得这些都是第一手非常宝贵的资料,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水陆画,比如我们帮助它进行断代区域,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我很希望通过水陆画的展览和研究,最终使我们能够做到对水陆画资料进行归类的整理,我对水陆画本身没有研究,对它的内容、流行、观念影响,包括对水陆画的鉴定,都有非常多可做、可探讨的事,从这点上来讲,蔡馆长也是在水陆画收藏研究的先行者,在这个里面我们要为他表示敬意,希望这个工作能够不断的持续下去。
最后,木南馆长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了感谢,并对蔡老师的精神很敬佩。他说,蔡老师收集300多幅水陆画并把他们能够保留下来,就是他的使命。所以中国水陆画博物馆在西安要建,是非常必要的,也肯定能建成。而且,今天中国水陆画研究会也已成立并常设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另外,此次水陆画还组织了一些老师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来临摹,大概十余人,由徐飞老师组织,他也是一个很好的画工,喜欢素描,宗教画也画,组织了一部分老师在画,作品也将存留起来。(訾宝茵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