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2017-01-24 14:25:48   来源:红色瞭望

铜川市政府出台《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突出“两稳两优两增”。

红色瞭望1月24日讯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铜川市政府出台《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期间,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突出“两稳两优两增”,全市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良好开局。

2016年,铜川市关闭淘汰非机械化、产能小于60万吨/年的矿井。去年全市共关闭煤矿20处,去产能1013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3%和35%,全市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5.8%。煤炭行业在去产能、优结构中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45亿元,较上年增加4.43亿元。全市现有水泥熟料企业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不在中省去产能之列。

房地产业去库存化步伐加快,随着国家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以及铜川市利用存量商品房作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奖励细则的出台,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1.3万平方米,较一季度减少8.71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开展工业品促销活动,确定重点企业精准帮扶,主要工业产品库存减少,煤炭库存量同比下降39%。

“十三五”期间,铜川市陆续出台了《铜川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关于促投资稳增长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十条措施》和《关于公布全市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等降本增效政策措施,降低工业用地成本,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为企业争取直供电指标2.57亿千瓦时,节约企业电力支出771.15万元,企业降本增效明显。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6.5%,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93元,同比下降1.2元,全市降成本成效初显。

2016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9.4%。新区东环线、华原西道、华夏南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加快推进,210国道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南市区集中供热如期运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植树造林万亩、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望列入国家试点,沮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及石川河上游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实施。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追赶超越压力大。从表象看,铜川市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7年,要发挥铜川“节点”城市的优势,强化与“一带一路”地区、关天经济区等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陕西自贸区建设,统筹推进铜川“走出去”与“引进来”,提升铜川经济外向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确保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黄瑞娇)

[责任编辑 张亮]

相关热词搜索:铜川 初见成效 陕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