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1月10日电(记者李华 蔺娟)一年一度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9日在陕西省杨凌落下帷幕。借助“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春风,已举办23届的“农高会”正实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华丽转身。
与1994年首次举办相比,本届“农高会”国际范十足。为期5天的展会,共接待中外客商等170万人次,项目签约投资及交易总额达1167.8亿元,吸引了5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
23年来,“农高会”的主题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宗旨,坚守的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铿锵步伐。“农高会”先后增设了特色展馆,开办国际论坛、农民创业论坛等,签约项目、资金数额呈几何倍数增长,在科学家与农民、实验室与土地间架起了桥梁。
23年的发展,让杨凌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逐渐步入世界农业的大舞台。截至2016年,“农高会”已累计吸引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6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交易总额累计为7600多亿元。“农高会”由一个省际间经贸合作平台,发展成国际农业投资交流的大舞台,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奥林匹克盛会”。
近三年来,杨凌示范区和杨凌“农高会”开始成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推动中外农业交流合作的“排头兵”。本届“农高会”邀请了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会,占与会国家总数的70%;参会的丝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420人,占国外参展代表总数的81%,是历届农高会丝路沿线参会国家和人数最多的一届。
塔吉克斯坦罗扎夫尊农业有限公司在“农高会”上与杨凌景卉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协议》,园区项目将把中国先进的节水灌溉、温室栽培、良种培育等农业科技带到塔吉克斯坦,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升级。
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西安代表处主任何诚说,今年是他第三次带团参加农高会。“从前两年的学术交流、政府间接触,今年我们的合作更加实效,十余家哈萨克斯坦企业带来了五十多种农牧业产品寻求市场。”
本届“农高会”上,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约旦、波兰等12个国家的36所高校和23家科研机构共同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将定期举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鼓励各成员在联合建立教育科技机构、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推广基地和丝路文明交流中心等方面积极探索,共同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农业教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哈萨克斯坦塞弗林农业技术大学校长库里什巴耶夫说,哈萨克斯坦耕地面积约2500万公顷,其中90%的耕地位于高风险地区,农作物生长依靠自然降水。因此,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的作物品种和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在这个方向上,扩大与中国研究中心和高校在农业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会为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注入新的动力。”(完)
[责任编辑 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