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钟志仁(左)听力不好,和李宗保贴耳交流
76位江浙沪抗战老兵南京共度重阳,切蛋糕、捧奖杯、唱战歌……最让老兵们激动的是——
“战友,保重!”在笑声、歌声和掌声中,76位抗战老兵握手、相拥,道不尽的往事和深情。并在临别前相约:“明年此时,我们再聚!”
昨天,由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和现代快报共同发起的“追忆峥嵘岁月·致敬抗战老兵——暨2015江浙沪三地抗战老兵重阳聚会”在南京举行,一幕幕精彩瞬间让老兵们倍感暖心。上海老兵张林柏一番话,道出战友们的心声:“70年前接收日军驻地时,人们鼓掌欢迎我们,这次来南京又听到了同样热情的掌声,我很激动!”
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 王颖菲
见习记者 邓月
《胜利的荣耀》开场
老兵发言“荣耀属于英烈”
昨天上午9点半,由现代快报和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制作的《胜利的荣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短片,拉开此次重阳聚会的帷幕。短片中,李哲民、刘汉、张修齐、周景文等老兵的讲述,再现了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的不屈与抵抗。
70年前,“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抗战”的号召,伴着隆隆枪炮声,瞬间把在场的每个人,拉回到烽烟四起的中华大地。民族危亡之际,无数像这4位老兵一样的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并最终赢得胜利。看着画面中的自己,89岁李哲民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老兵代表上台讲话的98岁浙江老兵钱青的一番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位19岁时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的才子,在国家危难时弃笔从戎。为图进步,他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钱炳坤改为钱青,“立志做个保家卫国的进步青年”。20岁那年,钱青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75军第6师,曾亲历长沙保卫战、枣宜会战等战役。
昨天,老人望着台下70多名白发苍苍的战友激动地说,“我们生存下来,是幸运。”他又顿了顿,突然提高声音,“那些当年战死沙场的勇士,荣耀应该属于他们;那些这两年陆续去世的老兵,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
奖杯和蛋糕,送给白发英雄们
“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身不同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拿起钢枪,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国家和民族。如今,在岁月的洗礼下,昔日的战士,都已经垂垂老矣。不过,当号角再次吹响,老兵依然会挺直铮铮铁骨,成为一面旗帜。”今年5月,现代快报和央视合作的“感动中国·2014江苏十大感动人物”颁奖礼在南京举行。这段话,是写给“特别奖”获得者——抗战老兵群体的颁奖词。
昨天,沉甸甸的“感动江苏”奖杯被制作成110份,每份刻上一位老兵的名字,并送到在场每位老兵手上。这份荣誉和肯定,让老兵们意外而惊喜。几乎每一位老兵,即便是拄着拐杖,在拿到奖杯时,都坚持颤巍巍地站起身,向全场郑重地敬个军礼。
现场,志愿者们还为老兵们准备了一个九层大蛋糕。大蛋糕最上面一层,写着“庆祝抗战70周年”字样。南京老兵速健、上海老兵钟志仁和浙江老兵柯金富,作为代表吹灭了蛋糕上的蜡烛。
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负责人钱肖松介绍,这个蛋糕是众筹来的。“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条信息,希望能募集到一笔钱,用来购买聚会现场的蛋糕。没想到短短半个小时,钱就超额了……”
老兵们更是格外感动。“70年前我们胜利后,我随部队去上海接收日军驻地,民众鼓掌、放鞭炮欢迎我们。这次我来到南京,听到了同样热情的掌声,受到了同样热烈的欢迎。我怎能不开心呢?”88岁上海老兵张林柏一番话,道出所有老兵的心声。